【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原文
贪恋火宅不性悟,终日居迷路。
闻其善事却沉吟。
地狱沦加深。
词中莫怪苦丁宁,佛法没人情。
任你愚人听不听。
悟者自心明。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诗词问答
问: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参考注释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贪恋
深深依恋或留恋
贪恋西湖景色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火宅
佛教语。多用以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 南朝 梁武帝 《宝亮法师<涅槃义疏>序》:“救灼烧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疑这才从火宅中出。”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迷路
迷失道路
他迷路了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善事
(1) 慈善的事;好事情
吉祥善事
(2) 好好侍奉
善事双亲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沉吟
(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地狱
(1)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加深
程度增加
他们之间的积怨加深了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丁宁
叮咛,反复地嘱咐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佛法
(1) 佛教的教义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人听
(1).众人所知闻。《后汉书·朱浮传》:“ 浮 事虽昭明,而未达人听,宜下廷尉,章著其事。”《后汉书·徐稺传》:“伏见处士 豫章 徐稺 、 彭城 姜肱 ……德行纯备,著于人听。”
(2).即民听,指百姓的视听。《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孔 传:“言天因民以视听,民所恶者天诛之。”《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足下听断明允,庶事无滞,则吏慎其负,而人听不惑矣。” 胡三省 注:“人听,即民听。《晋书》史臣避 唐太宗 讳,改民为‘人’,《通鑑》因之。”
[求因果·其二·真悟八首]不听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侯 不听左右, 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 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
(2).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
(3).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 郑玄 注:“简,诚也。有其意无其诚者,不论以为罪。” 孔颖达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虽有旨意,无诚实之状,则不听之,不论以为罪也。”
唐代,敦煌曲子,求因果,真悟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