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作者:石应孙 朝代:宋代
[游黄山]游黄山原文
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
传闻早已汤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
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
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
黄山登鉴原无由。
何期易地太平游。
清池轩害日舒丽,突兀楼观撑深幽。
凭高徙倚敞心目,绝壁半天横碧玉。
回溪千里指顾间,螺髻分明三十六。
壮怀高向紫霄悬,俯视培楼真一拳。
古今秀色餐不尽,笔端收拾生去烟。
萍踪倘未逐流水,古刹相望二三里。
暇时风月得交游,鸥鹭同眠勿惊起。
[游黄山]诗词问答
问:游黄山的作者是谁?答:石应孙
问:游黄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石应孙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应孙
[游黄山]参考注释
[游黄山]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游黄山]形胜
(1).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 之险,县隔千里。”《周书·齐炀王宪传》:“初,平 蜀 之后, 太祖 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
(2).指险要之地。《魏书·杨侃传》:“ 白捺 小城,本非形胜。”《明史·太祖纪一》:“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 秦 陇 据天下之上游,佔西北之形胜。”
(3).谓山川壮美。《魏书·冯亮传》:“ 世宗 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 僧暹 、 河南 尹 甄琛 等,周视 崧高 形胜之处,遂造 闲居 佛寺。” 唐 高适 《观宓子贱神祠碑》诗:“形胜驻羣目,坚贞指苍穹。”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埌》:“ 吴塘山 滨临 太湖 ,两峰夹峙,为吾 锡 形胜之地。” 陈毅 《广东》诗:“ 百粤 自来形胜地,人民建设更生光。”
(4).指山川壮美之地。《旧唐书·司马承祯传》:“ 玄宗 令 承禎 於 王屋山 自选形胜,置坛室以居焉。”
(5).谓利用有利的形势制胜。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游黄山]江东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游黄山]九华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閒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2).花朵繁茂。喻妇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标梅三实,无闕其时;夭桃九华,能修其政。”
[游黄山]辉映
光辉映照
[游黄山]天都
(1).天空。《淮南子·泰族训》:“又况登 泰山 ,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
(2).帝王的都城。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迴望合,青靄入看无。”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衣冠咸萃於天都,欢欣交通於万国。”
(3).星名。属于南方七星中的星宿。《晋书·天文志上》:“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绣,又主急兵盗贼。”
(4). 安徽 黄山 高峰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疎木茸茸中,仰见羣峯盘结, 天都 独巍然上挺……上至平冈,则 莲花 、 云门 诸峯,争奇竞秀,若为 天都 拥卫者。” 清 王士禛 《送孙无言归黄山》诗之三:“更问 黄山 奇絶处, 天都 瀑布胜 匡庐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黄山》。
[游黄山]闻早
趁早;赶早。《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须知浮世俄尔是,闻早迴心莫等閒。” 金 段成己 《行香子》词:“到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 元 白朴 《庆东原》曲:“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掛。”
[游黄山]胸臆
内心深处的想法
直抒胸臆
[游黄山]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游黄山]朅来
(1).犹言去。《后汉书·张衡传》:“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李贤 注:“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朅来游 嵩 峯,羽客何双双。”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之一:“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宋 苏轼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诗:“ 长陵 朅来见大姊, 仲孺 岂意逢将军?”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诗:“朅来未得从 黄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犹言来。归来;来到。《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咏归涂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来。” 吕延济 注:“朅来,言归去来也。” 唐 张九龄 《岁初登高安南楼言怀》诗:“朅来 彭蠡 泽,载经 敷浅原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戏赠善作墨梅者》词:“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陈沧洲太守出瘗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3).犹言尔来或尔时以来。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陵》诗:“朅来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诗:“朅来幸得公务閒,閒情暂寄水石间。”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三:“君不见朅来 欧 北天骄骤进化,宁谷久扃吾文明。”
(4).助词。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朅来戒不虞,挺轡越飞岑。”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十:“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朅来 震泽 都如梦,只有 苕溪 可倚楼。”
(5).何来。朅,通“ 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回车朅来兮,絶道 不周 ,会食 幽都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高节难久淹,朅来空復辞。” 宋 陈与义 《衡山道中》诗之三:“朅来巖谷游,却在浮云外?”
(6).何不来。朅,通“ 盍 ”。 唐 李商隐 《井泥》诗:“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宋 乐雷发 《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歌乌乌!”
[游黄山]随牒
据以授官的委任状。《汉书·匡衡传》:“ 平原 文学 匡衡 材智有餘,经学絶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 颜师古 注:“随牒,谓随选补之恆牒,不被超擢者。” 宋 陆游 《夜读<岑嘉州诗集>》诗:“晚途有奇事,随牒得补处。” 清 钱谦益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尔自筮仕以还,皆用随牒平进,可谓不汲汲矣。”
[游黄山]秋浦
秋日的水滨。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诗:“东南行舫远,秋浦念猿吟。” 唐 李贺 《蜀国弦》诗:“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游黄山]城郭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游黄山]奔驰
车马等快速地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茅盾《白杨礼赞》
[游黄山]尘土
细小的土灰
[游黄山]捧檄
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 张奉 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 毛义 去任守令, 毛义 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来 毛义 母死, 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 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骆宾王 《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桹下 贵洲 。” 南唐 伍乔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束书西上謁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明 徐渭 《谢督府胡公启》:“徒知母在而喜,顽然捧檄之情;务拟身教所先,遵以齐眉之敬。”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 毛义 捧檄色喜,固以家贫亲老。”
[游黄山]过临
前往拜望。《汉书·叙传上》:“ 赵飞燕 为皇后, 伯 遂称篤。久之,上出过临候 伯 , 伯 惶恐,起眡事。”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过临有幸破氛雾,奋厉方欣入陶冶。” 明 俞贞木 《太常高先生与仆别久矣勉用韵以写我心》诗:“赖有同里士,乘间每过临。”
[游黄山]偷闲
(1) 抽空
忙里偷闲
(2) 〈方〉∶偷懒;闲着
[游黄山]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游黄山]黄山
中国名山,在安徽省东南部,主峰1841米,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为重要风景旅游胜地
[游黄山]鉴原
体察实情而原谅
礼仪不周,务乞怨预以鉴原
[游黄山]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游黄山]何期
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 * ,少乐 * ,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 明太祖 《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游黄山]易地
(1).互换所处的地位。《孟子·离娄下》:“ 禹 、 稷 、 颜子 ,易地则皆然。”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儻使士有澹雅若 严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与僕易地而处,亦将弹鋏告劳。”
(2).交换土地。《史记·张仪列传》:“ 秦 要 楚 欲得 黔中 地,欲以 武关 外易之。 楚王 曰:‘不愿易地,愿得 张仪 而献 黔中 地。’”
平地。《六韬·战车》:“战於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汉书·晁错传》:“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 匈奴 之众易挠乱也。”
[游黄山]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游黄山]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游黄山]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 汉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词:“楼观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城邑如棋局,东则 岳神山 如屏,青松翠柏间隐隐有楼观。”
[游黄山]深幽
深邃,幽深
曲径深幽
[游黄山]凭高
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游黄山]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
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游黄山]心目
(1) 内心
吾心目中。——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想法和看法
[游黄山]绝壁
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泊绝壁之下。
悬崖绝壁
[游黄山]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游黄山]碧玉
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游黄山]回溪
亦作“ 迴谿 ”。亦作“廻溪”。回曲的溪流。 汉 枚乘 《七发》:“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絶区兮临迴溪。”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 唐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迴谿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诗之二:“钩云盘曲磴,沿月遡廻溪。”
迴谿:见“ 回谿阪 ”。
[游黄山]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游黄山]指顾
(1).手指目视;指点顾盼。《汉书·律历志上》:“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稟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先躋峯攀磴里许,而至絶顶,则南瞰 西华 ,东瞰夹壁,西瞰南溪,北瞰城邑,皆在指顾。” 清 陈维崧 《喜迁莺·排闷》词:“凭高指顾,叹野水增波,故陵无树。”
(2).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迅速。 汉 班固 《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已实。” 宋 苏轼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以为 河 南之地,指顾可得。” 明 陆粲 《庚巳编·神丹》:“女每有所须,虽远方非时之物,一指顾间可致。” * 《攻克石门》诗:“ 石门 封锁 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3).犹指挥。《新唐书·赵犫传》:“自号令指顾,羣儿无敢乱。”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贤士运神机,施妙策,指顾三军,保乾坤奠安。”参见“ 指挥 ”。
[游黄山]螺髻
形状像螺壳的发髻
螺髻翘然
[游黄山]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游黄山]三十六
约计之词,极言其多。《文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李善 注:“离别,非一所也。《上林赋》曰: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唐 骆宾王 《帝京篇》:“ 秦 塞重关一百二, 汉 家离宫三十六。” 宋 王珪 《宫词》:“漏永禁宫三十六,宴回争踏月轮归。”《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游黄山]壮怀
豪壮的胸怀。 唐 韩愈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明 张煌言 《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髮鬼神愁。” 清 龚自珍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游黄山]紫霄
(1).高空。 晋 曹毗 《马射赋》:“状若腾虬而登紫霄,目似晨景之骇扶木。”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靄,表里紫霄。”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 匡庐 近,瀑布高,银河半落界紫霄。”
(2).指帝王所居。 南朝 梁简文帝 《围城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唐 李白 《东武吟》:“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 明 张居正 《送朱文石使楚》诗之一:“起草违丹陛,衔纶降紫霄。”
[游黄山]俯视
(1) 从高处往下看
从窗户可以俯视下面的院子
(2) 从高处或居高临下的地方向下看
静静地俯视他们下面的如画美景
[游黄山]真一
(1).道教名词。本指保持本性,自然无为。后多用以指养生的方法。《鬼谷子·本经阴符》:“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割嗜慾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明 刘基 《淮南王》诗:“收拾真一归中圆,化为五色黄金丸。”
(2). 中国 * 教名词。指真主独一无偶,为天地万物的主宰。这是 中国 * 教著述中阐明真主根本特征的第一个概念。
(3).指真一酒。 宋 苏轼 《真一酒歌》:“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儼如侍君王。” 宋 苏轼 《真一酒》诗:“人间真一 东坡 老,与作 青州 从事名。”参见“ 真一酒 ”。
[游黄山]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游黄山]秀色
秀美的容色
丽姿秀色
[游黄山]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游黄山]笔端
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一一呈诸笔端
[游黄山]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游黄山]萍踪
形容行踪不定,像浮萍般四处漂浮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牡丹亭·闹殇》
[游黄山]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游黄山]古刹
年代久远的寺庙
燕然对古刹,代郡隐城楼。—— 南朝陈· 徐陵《出自蓟北门行》
[游黄山]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游黄山]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游黄山]时风
(1).应时的风。《书·洪范》:“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 陆机 《遨游出西域》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国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唐 元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诗:“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或谓五年之中,时风众势,不闻有所鼓动,其故何也?”
[游黄山]交游
亦作“ 交游 ”。1.朋友。《管子·权修》:“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郑君墓志铭》:“君天性和乐,居家事人,与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尝变节。”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萧伯升 ﹞豪詄自喜,意气卓犖,交游满天下。”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至于地方一层,实在毫无办法想了。因为我并无交游,止认得几个学校。”
(2).交际;结交朋友。《荀子·君道》:“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 宋 王安石 《与陈和叔内翰书》:“与 和叔 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却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
见“ 交游 ”。
[游黄山]惊起
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
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宋代,石应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