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其三十五】作者:张达 朝代:元代
[杂言·其三十五]杂言·其三十五原文
赏罚奉天心,纲常日攸植。
武公据曲沃,以孽戕宗国。
九伐有所施,王诛讵容释。
云何东周君,刑用乃尔辟。
一军俾为侯,跋扈竟接迹。
嗟彼三晋封,其来岂朝夕。
[杂言·其三十五]诗词问答
问:杂言·其三十五的作者是谁?答:张达
问:杂言·其三十五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达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达
[杂言·其三十五]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九
[杂言·其三十五]参考注释
[杂言·其三十五]赏罚
奖赏与处罚
赏罚分明
[杂言·其三十五]天心
(1) 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2) 天意
上合天心
(3) 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4) 摆轴
[杂言·其三十五]纲常
三纲五常的简称
那一个欺心失礼仪,这一个变脸没纲常。——《西游记》
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宋史·叶味道传》
[杂言·其三十五]公据
(1).官府的凭据。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欲乞立定年限,每句当及三年,如无透漏及私罪情重者,委本县令佐及捕盗官,保明申安抚司给与公据。”《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八年凤翔长春观公据碑》:“ 凤翔 总管府公据。据全真道人 张志洞 等连状告称‘前去 磻溪谷 復建掌教 丘真人 古跡 长春观 院宇,田地在手,别无凭验,恐有磨障,乞给公据事’,奉总管钧旨,照得:本人所告是实。”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四衙门迁客》:“近日吏部、翰林、科、道外謫者,皆不赴任,仅身至境上,移文索公据,归而待迁。”
(2). 宋 代的一种官方钞券。《宋史·食货志下三》:“﹝ 高宗 绍兴 ﹞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淮西 、 湖广 关子各八十万緡, 淮东 公据四十万緡,皆自十千至百千,凡五等。”
[杂言·其三十五]宗国
(1).同姓诸侯国。因与天子同宗,为其支庶,故称。《孟子·滕文公上》:“ 然友 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 鲁 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赵岐 注:“ 滕 鲁 同姓,俱出 文王 。 鲁 , 周公 之后; 滕 , 叔绣 之后。”《魏书·司马德宗传》:“ 元显 自为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十六州,本官悉如故;封子 彦章 为 东海王 ,食 吴兴 四万餘户,清选文学臣僚,吏兵一同宗国。”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驱车入 鲁 弔遗黎,宗国相传事可悲。”
(2).犹祖国。亦兼称国家,朝廷。《左传·哀公八年》:“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恶废乡。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 杜预 注:“ 輒 , 鲁 公族,故谓之宗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使羣小人不阿罔,则宗国岂至是。”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第一:“况当今日天子蒙尘,宗国岌岌之顷,有何可祝?”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如古贤人,能播将来之佳果於今兹,移有根之福祉于宗国者,亦不能不要求於社会,且亦当为社会要求者矣。”
[杂言·其三十五]九伐
(1).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灋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大戴礼记·朝事》:“明九伐之法,以震威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三驱弛刚,九伐先话。”
(2).泛指征伐。《旧唐书·代宗纪》:“九伐之师,尚勤王略;千金之费,重困吾人。” 明 沉鲸 《双珠记·赴婚遇兄》:“折衝千里,张国家九伐之威。”
[杂言·其三十五]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杂言·其三十五]王诛
(1).谓王法之当诛灭者。《汉书·谷永传》:“废先帝之法度,听用其言,官秩不当,纵释王诛。” 颜师古 注:“王诛,谓王法当诛者。” 清 陈确 《破帷》诗:“曷为佑诸兇,食人胜豺虎,一一漏王诛,书史徒欺予。”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谨操守》:“纵免王诛,难逃鬼罚。”
(2).谓天子的讨伐。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 唐 朱敬则 《北齐高祖论》:“王诛欲加,命乃悬於鬼籙。”
[杂言·其三十五]云何
(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
(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面并无题字,不知宣传者于意云何。”
[杂言·其三十五]东周
(1).朝代名。从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把国都从 镐京 东迁至 洛邑 起,至公元前256年被 秦 所灭为止。其间 战国 时代,作为中央政权的 东周 王朝,已名存实亡。 前蜀 韦庄 《咸阳怀古》诗:“山色不知 秦 苑废,水声空傍 汉 宫流……莫怪 楚 吟偏断骨,野烟踪跡似 东周 。”
(2). 战国 时代的小国名。 周考王 分封的诸侯国 西周 ,传至 惠公 ,乃封其少子于 巩 ,号 东周 。后为 秦 所灭。参阅《史记·周本纪》。
[杂言·其三十五]乃尔
(1).犹言如此。 三国 魏 曹操 《杨阜让爵报》:“ 姜叙 之母,劝 叙 早发,明智乃尔。” 宋 杨万里 《观雪》诗:“屑云作粉如何湿,琱玉为花乃尔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我谓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尔!”
(2).竟然如此。《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道过 滎阳 ,止主人舍,而所驾之驴忽然卒僵,蛆虫流出,主遽白之。 子训 曰:‘乃尔乎?’”
[杂言·其三十五]跋扈
专横暴戾
此跋扈将军也。——《后汉书·梁冀传》
龙钟阁部啼梅岭,跋扈将军噪 武昌。—— 孔尚任《桃花扇》
专横跋扈
[杂言·其三十五]接迹
亦作“接蹟”。足迹前后相接。形容人多。 唐 赵璘 《因话录·徵》:“铜乳之臭,并肩而立,接跡而趋。”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声望既隆,求教者接跡而至。”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微子之命》:“后之经生不知此义,而抱器之臣、倒戈之士接迹于天下矣。”亦谓相继。 唐 韩愈 《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跡于后世矣。” 明 刘基 《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惟冀其服膺乎不愧不怍之训,以接跡於古昔圣贤而后已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歷 汉 文 、 武 、 宣 、 明 、 桓 、 梁武 、 唐宪 ,接跡效尤於后,至 宋徽 又更改皇上帝尊号。”
见“ 接跡 ”。
[杂言·其三十五]晋封
加封。《清史稿·宣宗纪二》:“十九年春正月戊戌朔,晋封 惠郡王 緜愉 为亲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六节:“﹝ 岳飞 ﹞不久又晋封为 武昌 开国侯 。”
[杂言·其三十五]朝夕
(1) 时时;日日夜夜
朝夕思慕
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一朝一夕,指短时间
只争朝夕
元代,张达,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