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原文
周书惟载有黄华,后世侵寻五色誇。
自是椎轮生大辂,滥觞宁独傲霜花。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诗词问答
问:《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九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参考注释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黄华
见“ 黄花 ”。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侵寻
亦作“ 侵潯 ”。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 泰山 矣。” 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马贞 索隐:“ 小颜 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 明 归有光 《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 廖仲恺 《全民政治论译本序》:“ 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解散国会者两次。”参见“ 侵淫 ”。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轮生
叶序的一种。茎的每个节上长三个或更多的叶子,环列在节的周围。如夹竹桃、黑藻等的叶子都是轮生叶。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大辂
亦作“ 大路 ”。玉辂。古时天子所乘之车。《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 孔 传:“大輅,玉。” 孔颖达 疏:“《周礼》巾车掌王之五輅: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是为五輅也……大輅,輅之最大,故知大輅玉輅也。”《礼记·乐记》:“所谓大輅者天子之车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周襄王 使 宰孔 赐 桓公 文 武 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滥觞
浮起酒杯。喻事情的开始
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孔子家语·三恕》
[题邹一桂花卉十六种·其十三·菊]傲霜
不为寒霜所屈。 宋 苏轼 《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部·冬青》:“然谈傲霜礪雪之姿者,从未闻一人齿及。” 闻一多 《晴朝》诗:“傲霜的老健的榆树,伸出一只粗胳膊。”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