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作者:张镃 朝代:宋代
[灯夕]灯夕原文
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
璧月当天星续少,珠帘排户乐声长。
非缘风景今殊昔,自是情怀老不狂。
赢得安禅心似水,碧琉璃照佛龛旁。
[灯夕]诗词问答
问:灯夕的作者是谁?答:张镃
问:灯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镃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镃
[灯夕]参考注释
[灯夕]插花
(1) 搀杂;夹杂
干部也插花编在各组内
(2) 日本的插花技术,它着重形式的平衡
[灯夕]少年场
年轻人聚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 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 北周 庾信 《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 唐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灯夕]烂赏
随意欣赏;纵情玩赏。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春到几人能烂赏,何况,无情风雨等闲多。”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僕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灯夕]花灯
(1)
(2) 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用花彩装饰的灯
(3) 南方普遍流传的民间歌舞
[灯夕]璧月
月圆像璧一样。对月亮的美称
[灯夕]当天
(1) 同一天
你可以当天回来
(2) 就在那一天
他当天就走了
[灯夕]珠帘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灯夕]排户
(1).推门。《晋书·光逸传》:“属 辅之 与 谢鯤 、 阮放 ……散髮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 逸 将排户入,守者不听。” 宋 陈师道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诗:“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无锡幻人》:“ 冯 大骇,急排户,则人马都散。”
(2).挨家挨户。 唐 元稹 《为河南府百姓诉车状》:“今假令府司排户差遣,十分发得一二,即来岁春农必当尽废,百姓见坐流亡。”
(3).谓赋税。 唐 薛能 《边城作》诗“管排蛮户远,出箐鸟巢孤”自注:“ 蜀 人请税为排户。”
[灯夕]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灯夕]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灯夕]情怀
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畅舒情怀
[灯夕]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
[灯夕]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南朝 梁 江淹 《吴中礼石佛》诗:“禪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禪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红楼梦》第九一回:“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鷓鴣。”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五:“禪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带水行。”
[灯夕]碧琉璃
亦作“ 碧瑠璃 ”。碧绿色的琉璃。亦喻指碧绿色的光莹透明之物。 唐 李涉 《题水月台》诗:“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 宋 欧阳修 《浣溪沙》词:“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瑠璃滑浄无尘。”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德宗 时, 吴明国 贡鸞蜂蜜……其色碧,贮白玉碗,表里如碧珫璃。” 田汉 《南归》:“那湖边草场上的草……青得跟绒毡似的。我们又叫它‘碧琉璃’。”
[灯夕]佛龛
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石头制成。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隔西首一间,设月窗,紧对佛龕,本为作佛事者斋食之地,余即设榻其中。”
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其东西二壁各有八佛龛;每龛的帏饰,各有不同。”
宋代,张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