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蜗庐】_陆游 | 宋代

【蜗庐】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蜗庐]蜗庐原文

小葺蜗庐便著家,槿篱莎径任欹斜。
为生草草僧行脚,到处悠悠客泛槎。
孤蝶惜衣晴曝粉,樨蜂贪蜜晚争花。
有书嬾读吾堪愧,睡起何妨自磑茶。

[蜗庐]诗词问答

问:蜗庐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蜗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蜗庐]参考注释

[蜗庐]蜗庐

狭小如蜗壳的房子

蜗庐四壁空。——陆游《蜗庐》

[蜗庐]槿篱

木槿篱笆。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槿篱疎復密,荆扉新且故。” 唐 王维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诗:“前年槿篱故,今作药栏成。” 赵殿成 笺注引《通志略》:“木槿,人多植庭院间,亦可作篱,故谓之槿篱。” 宋 孙光宪 《风流子》词:“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蜗庐]欹斜

歪斜不正。 汉 陆贾 《新语·怀虑》:“ 管仲 相 桓公 ,詘节事君,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正其国如制天下。”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喙,亦从乌帽自欹斜。” 宋 苏辙 《再赋葺居》之三:“南北高堂本富家,百年梁柱半欹斜。” 清 纳兰性德 《锦堂春·秋海棠》词:“夜来微雨西风里,无力任欹斜。” 朱自清 《儿女》:“桌子上是饭粒呀,汤汁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蜗庐]为生

以某种手段维持生活

以狩猎为生

[蜗庐]草草

马虎;简陋从事;不细致或不全面;慌乱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背着包就往东站赶

[蜗庐]行脚

(1).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语录》卷六:“老僧三十年来行脚,未曾置此一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险,贫道偶行脚见之,觉异,因掇数枚。”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箇中有佳处,行脚恨不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赴会的,都要具膳餐饭,行脚的也要老少异粮。” 苏曼殊 《与高天梅书》:“衲行脚南荒,药炉为伍,不觉逾岁。”

(2).引申为行乞。 碧野 《灯笼哨》:“‘今天的行脚好吗!’‘那里,只在一家人家里要到了几根烂红薯!’”

(3).见“ 行脚僧 ”。

(4).行走;行路。 宋 杨万里 《和文远叔行春》诗:“行脚宜晴翠,看云恐夕黄。” 刘白羽 《黑》二:“行脚人全把脚步匆匆扯开,往下赶这两站路。”

(5).谓两脚不停地移动。《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不欲与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蜗庐]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蜗庐]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蜗庐]泛槎

亦作“泛槎”。亦作“泛查”。据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 牛郎 织女 。后因以“汎槎”指乘木筏登天。 唐 李峤 《同赋山居七夕》诗:“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唐 任希古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 元 邓文原 《题谢氏通济桥》诗:“泛查客去银河近,题柱人归玉垒高。”参见“ 犯斗 ”。

[蜗庐]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

  •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_范成大 | 宋代
  •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_范成大 | 宋代 >>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_范成大 | 宋代...

  • 【寄陈掌书兼简阆朋先生】_释云岫 | 宋代
  • 【寄陈掌书兼简阆朋先生】_释云岫 | 宋代 >> 【寄陈掌书兼简阆朋先生】_释云岫 | 宋代...

  • 【郑氏馆中书事】_王介 | 宋代
  • 【郑氏馆中书事】_王介 | 宋代 >> 【郑氏馆中书事】_王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