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逍遥咏]逍遥咏原文
无名踪迹故难兴,智者消详冷似冰。
廓落异端随日变,乖违法度受天懲。
机关勿使抬他谤,亮直温和自举升。
好事相宗堪轨范,方言内外一般称。
[逍遥咏]诗词问答
问:逍遥咏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逍遥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
[逍遥咏]参考注释
[逍遥咏]无名
(1) 没有名称或名声
师出无名
(2) 没有缘由或说不清缘由的
无名火
[逍遥咏]踪迹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逍遥咏]智者
有智谋或智慧过人的人
[逍遥咏]消详
(1).端详;揣摩。 宋 陈亮 《汉宫春·见早梅呈吕一郎中郑四六监岳》词:“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
(2).犹逍遥。 宋 陈亮 《秋兰香·菊》词:“那 陶令 ,漉他谁酒,趁醒消详。”
(3).犹拖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算来人命关天重,会消详,直恁悤悤!”
[逍遥咏]廓落
(1).空阔貌。 唐 陈陶 《蒲门戍观海作》诗:“廓落溟涨晓, 蒲门 鬱苍苍。”
(2).虚无貌。 明 宋濂 《同虚山房记》:“元黄之閒所贵者虚,廓落无象,空洞无偶。”
(3).孤寂貌。《文选·九辩》:“廓落兮羈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 吕延济 注:“廓落,空寂也。” 唐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廓落无所合,流离 湘水 滨。”
(4).结构松散或内容空泛。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 远 有书与 陈 尉,其书廓落,大而不工。” 清 戴名世 《凌母严太安人寿序》:“然而駢丽之体,廓落之辞,虽有盛德懿行,反以掩其实,非君子之所以寿其亲也。”
(5).豁达;宽弘。《晋书·姚萇载记》:“廓落任率,不修行业。”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镐 风仪伟岸,廓落有大志。”
[逍遥咏]异端
(1) 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 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
(2) 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
[逍遥咏]违法
违背法律、法令
违法乱纪
[逍遥咏]机关
(1) 办理事务的单位或机构
慈善机关
(2) 控制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
(3) 计策;权术
识破机关
[逍遥咏]亮直
(1).诚实正直。《孔丛子·陈士义》:“今 东閭子 疏达亮直,大丈夫也。”《旧唐书·良吏传·张知謇》:“ 知謇 敏於从政,性亮直,不喜有请託求进、无才而冒位者。” 明 宋濂 《进贤朱府君碣》:“府君天资亮直,尤好赴人之难。”
(2).诚实正直的人。《汉书·叙传下》:“ 孝元 翼翼,高明柔克,宾礼故老,优繇亮直。”
[逍遥咏]温和
(1) 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
态度温和
(2) 冷热适中;不冷不热
温和的地区
[逍遥咏]自举
(1).自我推荐。《逸周书·酆保》:“十败:一、佞人败朴,二、諂言毁积,三、阴资自举……”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开元 初, 潞州 常敬忠 ,十五明经擢第,数年遍诵五经,上书自举云:‘一遍诵千言。’”
(2).凭自己的好恶来推荐人。《韩非子·有度》:“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
(3).自己举起。《庄子·逍遥游》:“ 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新唐书·韩滉传》:“始,漕船临 江 , 滉 顾僚吏曰:‘天子蒙尘,臣下之耻也。’乃自举一囊,将佐争负之。”
(4).自我检举。《明律·名例律·公事失错》:“若主典自举者,减二等。”
[逍遥咏]好事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逍遥咏]相宗
佛教语。法相宗的略称。 清 钱谦益 《寄内衡法师书》:“又古来判教,大率以瑜伽属相宗,中论属性宗。相先性后,似有浅深差别。” 清 谭嗣同 《<仁学>界说》:“凡为仁学者,於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参见“ 法相宗 ”。
[逍遥咏]轨范
法则,模范
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尚书序》
敬遵轨范,以资一生。——《魏书》
[逍遥咏]方言
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
[逍遥咏]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大约;近似
五十年内外
[逍遥咏]一般
(1) 一样,同样
(2) 一种;一番
别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识
(4) 总体上;概括地
一般说来
宋代,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