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宿僧院】作者:刘沧 朝代:唐代
[晚春宿僧院]晚春宿僧院原文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
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
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
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
[晚春宿僧院]诗词问答
问:晚春宿僧院的作者是谁?答:刘沧
问:晚春宿僧院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晚春宿僧院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沧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沧
[晚春宿僧院]刘沧晚春宿僧院 书法图
晚春宿僧院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86-25
[晚春宿僧院]参考注释
[晚春宿僧院]萧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晚春宿僧院]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晚春宿僧院]淹留
长期逗留;羁留
[晚春宿僧院]碧空
蔚蓝色的天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晚春宿僧院]磬声
(1).击磬的声音。《礼记·乐记》:“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
(2).指代将帅。《宋书·索虏传》:“是以分命吾等磬声之臣,助 难当 报復。”
[晚春宿僧院]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晚春宿僧院]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晚春宿僧院]闲吟
亦作“闲吟”。随意吟唱。 唐 白居易 《闲吟》:“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閒吟。” 唐 杜牧 《江南怀古》诗:“戊辰年向 金陵 过,惆悵闲吟忆 庾公 !” 明 汤潜 《雁宕载菊寄谢贞明王子》诗:“日日篱根下,閒吟兴不穷。”
[晚春宿僧院]道侣
僧道指一起修行、修炼的同伴。 唐 钱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诗:“孤烟出深谷,道侣正焚香。” 明 冯梦龙 《风流梦·谋厝殇女》:“情愿跟随道侣,共事焚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僧三世报》:“吾前世 河南 僧也,与道侣某同居,吾有三十金,彼请贷之,不许。遂中夜劫金及度牒而逃,又杀吾以灭口。”
[晚春宿僧院]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晚春宿僧院]遥指
在远处指点;向远方指
[晚春宿僧院]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晚春宿僧院]微微
(1)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微微风簇浪。——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 微贱
微微小子
[晚春宿僧院]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晚春宿僧院]寒灯
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髮。” 宋 柳永 《浪淘沙》词:“梦觉、透窗风一綫,寒灯吹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洪文襄款客》:“士人返舍,依然寒灯如豆,破壁頽垣犹如故也。”
[晚春宿僧院]乡梦
思乡之梦。 唐 宋之问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诗:“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 唐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北堂应久待,乡梦促征期。” 元 侯正卿 《菩萨蛮·客中寄情》套曲:“家书端可駈邪祟,乡梦真堪疗客飢。” 明 陈鹤 《夜坐寄朱仲开张瓯江》诗:“客愁初到鬢,乡梦不离家。”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那灯下黝黑的脸,向我很和气的一笑,又把我强寻的乡梦搅断!”
[晚春宿僧院]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刘沧,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