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五咏 摘星亭〈迷楼旧址。〉】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原文
阙角孤高特地迷,迷藏浑忘日东西。
江流入海情无限,莫雨连山醉似泥。
梦里兴亡应未觉,后来愁思独难齐。
只堪留作游观地,看遍峰峦处处低。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诗词问答
问:《扬州五咏 摘星亭〈迷楼旧址。〉》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 书法图
扬州五咏 摘星亭〈迷楼旧址。〉书法作品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参考注释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阙角
觚棱。《文选·班固<西都赋>》“上觚棱而栖金爵” 唐 吕向 注:“觚棱,闕角也。”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四:“今之闕角,谓之觚稜,盖取其有四稜也。”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孤高
特立高耸
孤高特立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特地
特意;特为
他昨晚特地来看你,你不在家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迷藏
(1).游戏名。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一:“ 煬帝 雷塘 土,迷藏有旧楼。” 冯集梧 注引《致虚杂俎》:“ 明皇 与 玉真 恒于皎月之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谓之捉迷藏。” 宋 秦观 《宴桃源》词:“去岁迷藏花柳,恰恰如今时候。” 俞锷 《无题》诗:“射覆酒浮银凿落,迷藏花舞玉玲瓏。”
(2).犹退隐。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移竹 淇园 下,买花 洛水 阳。风烟二十年,花竹可迷藏。” 宋 魏了翁 《鹧鸪天·次韵李参政壁朝阳阁落成》词:“买花移竹且迷藏,九重閶闔开黄道,未信低回两鬢霜。”
(3).指底细。 宋 辛弃疾 《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连山
(1).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兴亡
兴盛与衰亡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愁思
(1).忧虑。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汉书·伍被传》:“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
(2).忧愁的思绪。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 陈策 《摸鱼儿·仲宣楼赋》词:“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夜深人静,灯光黯黯的笼罩着人的愁思。”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作游
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余大先生 各府、州、县作游,相与的州、县官也不少,但到本县来总不敢説。”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峰峦
连绵的山峰
峰峦起伏
峰峦重叠
[扬州五咏-摘星亭〈迷楼旧址。〉]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