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陈传朋】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和答陈传朋]和答陈传朋原文
别来如一日,话著又三冬。
信断悲鳞羽,情亲忆駏蛩。
非君诗律妙,奈我客愁浓。
叹息青云器,谁能识仲容。
[和答陈传朋]诗词问答
问:和答陈传朋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问:和答陈传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应时
[和答陈传朋]参考注释
[和答陈传朋]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和答陈传朋]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和答陈传朋]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和答陈传朋]鳞羽
(1).鳞与羽。《南史·刘敬宣刘怀肃等传论》:“或阶缘恩旧,一其心力,或攀附风云,奋其鳞羽。” 唐 韩愈 《海水》诗:“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2).代称鱼和鸟。《南齐书·高逸传·宗测》:“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云,轻迷人路。”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诗:“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謡咏。”
(3).代称鱼和雁。借指书信。 宋 柳永 《倾杯乐》词:“频耳畔低语,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从此尽把凭鳞羽。” 明 刘基 《怨王孙》词:“鳞羽路阻,佳人何处,木落山寒,江空岁暮。” 清 林则徐 《致姚春木王冬寿书》:“龙沙万里,鳞羽难通,但有相思,勿劳惠答也。”
(4).比喻行迹。 唐 杜牧 《雨中作》诗:“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
[和答陈传朋]情亲
(1).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2).感情亲切。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宋 杨万里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诗:“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和答陈传朋]駏蛩
《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当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 唐 韩愈 《醉留东野》诗:“低头拜 东野 ,愿得终始如駏蛩。” 清 钱谦益 《送何士龙南归一百十韵》:“駏蛩一相背,嚙负徒仿佯。” 清 张五典 《示吏》诗:“里豪蠹吏共利藪,駏蛩狼狈相扶将。”
[和答陈传朋]诗律
诗的格式和韵律
[和答陈传朋]客愁
行旅怀乡的愁思。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宋 戴复古 《秋夜旅中》诗:“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 郑庄 父子重相留,似为良辰散客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这种作品,文人化的程度虽然已经很高,颗材可还是民间的,如人生不常,及时行乐,离别,相思,客愁,等等。”
[和答陈传朋]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和答陈传朋]青云器
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秉生民秀。” 李善 注:“青云,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仇兆鳌 注:“ 颜延之 《五君咏》‘ 仲容 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
[和答陈传朋]仲容
(1).古代相传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南朝 梁 刘峻 《辩命论》:“是使 浑敦 、 檮杌 ,踵武於 云臺 之上; 仲容 、 庭坚 ,耕耘於巖石之下。”参见“ 八愷 ”。
(2). 晋 阮咸 的字。“竹林七贤”之一。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唐 杜甫 《示侄佐》诗:“ 嗣宗 诸子姪,早觉 仲容 贤。” 仇兆鳌 注引《晋书》:“ 阮咸 ,字 仲容 , 籍 之姪。” 明 何景明 《送范以载之南京》诗:“曾陪竹林醉,今识 仲容 才。”
孙应时,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