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远法师挽辞】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志远法师挽辞]志远法师挽辞原文
寂寞湖边寺,荆溪目已瞑。
窗云犹晓白,竹径自寒青。
野鸟悲吟动,门人感涕零。
里无梁补阙,谁可法师铭。
[志远法师挽辞]诗词问答
问:志远法师挽辞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志远法师挽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
[志远法师挽辞]强至志远法师挽辞 书法图
志远法师挽辞书法作品
[志远法师挽辞]参考注释
[志远法师挽辞]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志远法师挽辞]晓白
通畅明白。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又相见无一言处,改作无一言及后事,亦似晓白。”
[志远法师挽辞]竹径
亦作“ 竹逕 ”。竹林中的小径。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烟,竹径松扉参差向月。”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志远法师挽辞]寒青
(1).指能给人以清凉感觉的苍翠色。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 翕韩国 献飞骸兽,状如鹿,青色,以寒青之色繫之。” 宋 徐铉 《北苑侍宴杂咏·松》:“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
(2).指天青色,并以指代天空。 孙毓棠 《山溪》诗:“学古老夕阳的智慧,把乱霞敛进寒青。”
(3).借指竹林。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志远法师挽辞]悲吟
(1).哀叹。 汉 张衡 《南都赋》:“寡妇悲吟,鵾鸡哀鸣。”《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2).悲歌。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暨其清激悲吟,杂以怨慕,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唐 白居易 《咏怀》:“长笑 灵均 不知命, 江 篱丛畔苦悲吟。”
[志远法师挽辞]门人
(1) 门生
门人弟子。——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门客
[志远法师挽辞]涕零
哭泣流泪
涕泣沾襟
[志远法师挽辞]无梁
(1).没有桥。 汉 严忌 《哀时命》:“道壅塞而不通兮, 江 河 广而无梁。”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若济 河 无梁兮,沉此心於千里。” 金 元好问 《潞州录事毛君墓表》:“我思古人得伯朋,任重道远毅以弘。 大河 无梁岂乐冯,以孝则勇信有徵。”
(2).没有屋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以作零齣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3).古代博戏用语。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且休説百步穿杨,我和你先打一盘无梁。从今后你也要安详,我也不夸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本胡戏也……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
[志远法师挽辞]补阙
(1).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
(2).引申为弥补缺漏。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3).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 北宋 时改为司谏。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志远法师挽辞]法师
精通佛典之高僧
宋代,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