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二绝】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春困二绝]春困二绝原文
诺惺庵里呼春困,特地回头著耳听。
若解昏昏安稳睡,主翁方始是惺惺。
[春困二绝]诗词问答
问:春困二绝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春困二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
[春困二绝]范成大春困二绝 书法图
春困二绝书法作品
[春困二绝]参考注释
[春困二绝]春困
谓春日精神倦怠。 宋 曾巩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文燕席》诗:“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叶圣陶 《城中·微波》:“此外完全寂然,什么东西都在春困呢。”
[春困二绝]特地
特意;特为
他昨晚特地来看你,你不在家
[春困二绝]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春困二绝]昏昏
(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春困二绝]安稳
(1) 安全而稳当
她丢了那安稳的职务,情愿到这里来冒险,这一份精神,多么可爱!——茅盾《锻炼》
(2) 安定平稳
船走得很安稳
[春困二绝]主翁
(1).犹主人。与“客人”相对。 唐 吕岩 《题四明金鹅寺壁》诗:“闻此语,何欣欣。主翁岂是寻常人,我来謁见不得见,謁心耿耿生埃尘。”
(2).犹主人。与“仆人”相对。 宋 袁采 《袁氏世范》卷三:“婢妾与主翁亲近,或多挟此私通;僕辈有子,则以主翁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老苍头説:‘你新到我主翁家来,我们该请你吃三杯。’” 刘半农 《学徒苦》诗:“学徒进店,为学行贾;主翁不授书算,但曰‘孺子当习勤苦’。”
[春困二绝]方始
方才;才
方始动笔
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三国演义》
[春困二绝]惺惺
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宋代,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