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宫即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斋宫即事]斋宫即事原文
昨年夏至北郊祭,今岁上辛祈谷禋。
都以微疴阙躬诣,是因深疚切心寅。
虽非耄耋逮望八,敢不起居慎养身。
粘壁吟题閒历读,犹希归政重逢辰。
[斋宫即事]诗词问答
问:斋宫即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斋宫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斋宫即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斋宫即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一
2. 昨岁夏至未克北郊以气滞旧疾偶作躬亲将事今岁上辛斋宫祈谷复因前恙微发均遣皇子恭代仍于斋戒至期诣大高殿行礼
[斋宫即事]参考注释
[斋宫即事]昨年
去年。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即如昨年,皇上以虏贼内犯,特勑廷臣,集议防虏之策。” 鲁迅 《集外集拾遗·今春的两种感想》:“昨年 东北 事变详情我一点不知道。”
[斋宫即事]夏至
(1) 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斋宫即事]郊祭
犹郊祀。祭祀天地。语本《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孔颖达 疏:“此一节,总明郊祭之义。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祭》:“《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灵官》:“居数年,每至郊祭时,輒先旬日而去,郊后乃返。”
[斋宫即事]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斋宫即事]上辛
农历每月上旬的辛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 范宁 注:“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洁莫先也。”《史记·乐书》:“ 汉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甘泉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孟春上辛祈穀,祀 昊天上帝 ,是日祀感生帝,皆於南郊。”
[斋宫即事]祈谷
古代祈求谷物丰熟的祭礼。《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穀于上帝。”《孔子家语·郊问》:“则又祈穀于上帝。”
[斋宫即事]微疴
亦作“ 微痾 ”。小病。 三国 魏 应璩 《与阴中夏书》:“乃知郎君顿微疴,告祠社神。将有祈福,闻之悵然。” 宋 陆游 《病中绝句》:“造物今年悯我劳,微痾得遂闭门高。”
[斋宫即事]切心
(1).犹言痛切。 明 何景明 《应诏陈言治安疏》:“必能陈説利弊,开道祸福,指斥时事,为切心之言,以悟陛下矣。”
(2).从心底里。 萧红 《生死场》一:“摇一摇头,受着辱一般的冷没下去,他吸烟管,切心地感到羊不是好兆相,羊会伤着自己的脸面。”
贴心;关心。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一章:“盖若姨有切心之事与我商量。”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他们今天都在那里听,听得很切心的样子。”
[斋宫即事]耄耋
犹高龄,高寿。 三国 魏 曹操 《对酒》诗:“人耄耋,皆得以寿终。”《北史·尉元传》:“虽老、更非官,耄耋罔禄,然况事既高,宜加殊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李大钊 《青春》:“斯则人类之寿,虽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奋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於无尽青春之域?”
[斋宫即事]敢不
犹言说不定。 洪深 《走私》:“哼,怀里敢不还揣着 * !”
[斋宫即事]起居
指日常生活作息
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斋宫即事]养身
(1).保养身体。《列子·黄帝》:“朕閒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 清 曾国藩 《与李眉生书》:“ 申夫 新刻之《聪训斋语》……可以惜福,可以养身却病。”
(2).维持生活。《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妇人捧着一包金银献与 武行者 乞命。 武行者 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将去养身,快走快走!’”
(3).谓将非亲生儿童抚养大。《人民日报》1969.12.23:“七岁就被奴隶主强拉去当养身奴隶。”参见“ 养身父母 ”。
[斋宫即事]归政
(1).交还政权。《汉书·宣帝纪》:“大将军 光 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宋书·徐羡之传》:“ 元嘉 二年, 羡之 与左光禄大夫 傅亮 上表归政。”
(2).指将政权移交他人。《清史稿·礼志三》:“ 乾隆 六年,亲祭 传心殿 ,六十年归政,再行之。”
[斋宫即事]逢辰
谓遇到好时机。 唐 顾升 《瘞琴赋》:“生不逢辰兮,人物弃捐;音徽不远兮, 南山 之巔。” 宋 陈师道 《九日寄秦观》诗:“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花月痕》第五回:“生不逢辰,久罹荼苦;死而后已,又降鞠凶。”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