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乌玉笔筒】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乌玉笔筒]咏乌玉笔筒原文
乌玉为笔筒,是谁写山水。
远峰既棱棱,近水亦瀰瀰。
琢虽出玉工,缋实由画史。
高人弗露面,裴楷默为拟。
拈毫无凡言,资益良于此。
[咏乌玉笔筒]诗词问答
问:咏乌玉笔筒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乌玉笔筒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咏乌玉笔筒]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八
[咏乌玉笔筒]参考注释
[咏乌玉笔筒]笔筒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用的筒
[咏乌玉笔筒]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咏乌玉笔筒]棱棱
(1) 形容严寒
棱棱霜气
(2) 威严的样子
目光棱棱
(3) 形容瘦削
瘦骨棱棱的老马
[咏乌玉笔筒]玉工
雕琢玉石的工人。《尹文子·大道上》:“ 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隣人无何,盗之以献 魏王 。 魏王 召玉工相之。”《淮南子·氾论训》:“剑工惑剑之似莫邪者,唯 欧冶 能名其种;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 猗顿 不失其情。” 唐 陈子昂 《观荆玉篇》诗:“勿信玉工言,徒悲 荆国 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
[咏乌玉笔筒]画史
犹画师。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画史纷纷何足数, 惠崇 晚出吾最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先朝进马》:“ 正统 四年六月, 撒马儿罕 又遣使贡马,身色纯黑,蹄额皆白,赐名‘瑞驎’,又詔画史图其貌。” 清 赵翼 《画士顾生为我写照》诗:“山泽之臞土木身,偶烦画史为传真。”
[咏乌玉笔筒]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咏乌玉笔筒]露面
出面;来到公众面前或进入公众的视野
老李好久没露面,听说他外出了
第一次在舞台上露面
[咏乌玉笔筒]拈毫
见“ 拈毫弄管 ”。
[咏乌玉笔筒]资益
(1).利益。《魏书·食货志》:“ 河东郡 有盐池,旧立官司以收税利,是时罢之,而民有富强者专擅其用,贫弱者不得资益。”
(2).增益。《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復有无量主药神” 唐 澄观 疏:“主药神,表行德伏惑,资益法身,若约利他,则三业不空。”
[咏乌玉笔筒]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