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岑精舍】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玉岑精舍]玉岑精舍原文
登高终降卑,一语括众理。
回首望云山,天半孤亭子。
岭巆徐历尽,精舍乃得此。
憩舍偶凭窗,玉岑对面峙。
问岑目前乎,抑亦于心里。
[玉岑精舍]诗词问答
问:玉岑精舍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玉岑精舍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玉岑精舍]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四
[玉岑精舍]参考注释
[玉岑精舍]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玉岑精舍]众理
万事万物之理。《文选·陆机<文赋>》:“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 刘良 注:“惟此文之为用,固乃考众妙之理所因而成。”
[玉岑精舍]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玉岑精舍]望云
(1).犹望气。《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於事也。”
(2).仰望白云。谓仰慕君王。语出《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因仰 长安 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 宋 张方平 《乞致仕表》:“精騖紫宸,犹结望云之恋;迹还白社,终怀乐善之心。”
(3).仰望白云。谓思念家乡;思念父母。 唐 杜甫 《客堂》诗之二:“老马终望云,南雁意在北。别家长儿女,欲起惭筋力。”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孩儿久离膝下,未展趋庭。今慰望云,当图捧日。”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姬素恋切所生,恒见望云兴叹。”参见“ 望断白云 ”。
(4).谓企求自由。《文选·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望云慙高鸟,临水愧游鱼。” 李善 注:“言鱼鸟咸得其所,而己独违其性也。”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 清 梁逢辰 和韵:“爱日且增初日学,望云兼慰看云情。”
[玉岑精舍]天半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玉岑精舍]孤亭
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玉岑精舍]岭巆
深邃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岭巆嶙峋,洞无厓兮。” 李善 注引《埤苍》:“岭巆嶙峋,深无厓之貌。”
[玉岑精舍]历尽
多次经历或遭受
历尽沧桑
[玉岑精舍]精舍
(1) 讲学的处所;收斋
(2) 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3) 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玉岑精舍]玉岑
(1).谓玉阶。 晋 皇甫谧 《释劝论》:“排閶闔,步玉岑,登紫闥,侍北辰。”
(2).对山的美称。 宋 陆游 《扇子峡山腹有草阁小亭非俗人所居也》诗:“絶境慰人心,谁家住玉岑。”
(3).指雪山。 明 杨慎 《至后雪》诗:“白雪晃元阴,清都带玉岑。”
[玉岑精舍]对面
(1)
(2) 对门
他就住在对面
(3) 当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正前方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水浒传》
[玉岑精舍]目前
当前,现在
目前我掌握的材料
[玉岑精舍]抑亦
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也许]、[或许]
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玉岑精舍]心里
(1) 胸膛里面
心里发疼
(2) 犹[心中]
记在心里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