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象上人还山中】作者:郑巢 朝代:唐代
[送象上人还山中]送象上人还山中原文
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
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
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捣茶。
终期宿华顶,须会说三巴。
[送象上人还山中]诗词问答
问:送象上人还山中的作者是谁?答:郑巢
问:送象上人还山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象上人还山中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郑巢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巢
[送象上人还山中]郑巢送象上人还山中 书法图
送象上人还山中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04-15
[送象上人还山中]参考注释
[送象上人还山中]锡与
见“ 锡予 ”。
[送象上人还山中]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送象上人还山中]山笑
(1).方言。山洪暴发。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吉州 江水之东有二山……自 建炎 己酉岁忽洪水发於两山,土人谓之山笑。”
(2).人熊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狒狒》:“《新论》:‘人熊,一名山笑。’”
[送象上人还山中]寒花
亦作“ 寒华 ”。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晋 张协 《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緑滋。”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唐 李颀 《送李回》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明 汤潜 《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送象上人还山中]高户
(1).富室。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乾元 二年,御史中丞 元载 为 江 淮 五道租庸使,高户定数徵钱,谓之白著榷酤。”《新唐书·食货志五》:“﹝ 开元 ﹞十八年,復给京官职田。州县籍一岁税钱为本,以高户捉之,月收赢以给外官。”《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 元 胡三省 注:“ 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
(2).高大的房屋。 唐 陆龟蒙 《记梦游甘露寺》诗:“高户承北风,声号太波白。”
(3).比喻酒量大的人。 唐 白居易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诗:“ 陈郎中 处为高户, 裴使君 前作少年。”
[送象上人还山中]终期
末期的;晚期的
终期癌
[送象上人还山中]三巴
(1).古地名。 巴郡 、 巴东 、 巴西 的合称。相当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建安 六年, 鱼復 蹇允 白 璋 争 巴 名, 璋 乃改 永寧 为 巴郡 ,以 固陵 为 巴东 ,徙 羲 为 巴西 太守,是为 三巴 。”《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玄 以 桓希 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将戍 三巴 以备之。” 胡三省 注:“ 三巴 , 巴郡 、 巴东 、 巴西 也。 杜佑 曰: 渝州 ,古 巴国 ,谓之 三巴 。以 閬 、 白 二水东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
(2).多泛指 四川 。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遵 文翁 之遗训,学富 三巴 。” 明 施敬 《巴阳夜泊》诗:“独棹 三巴 夜,秋高片月孤。” 黄钧 《自成都归舟中作》诗:“久客 三巴 事可哀, 锦江 七月放船回。”
唐代,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