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_陈藻 | 宋代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作者:陈藻 朝代:宋代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原文

城中箫鼓闹鳌山,灯火千村别一般。
今夕崔嵬行乐处,向时模倣仰头看。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诗词问答

问: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的作者是谁?答:陈藻
问: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藻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藻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参考注释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鳌山

宋元时俗。元宵节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一般

(1) 一样,同样

(2) 一种;一番

别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识

(4) 总体上;概括地

一般说来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今夕

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向时

先前

非及向时之士也。——汉· 贾谊《过秦论》

何时云里诸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

  • 【越二年正旦又会宿猿洞】_程师孟 | 宋代
  • 【越二年正旦又会宿猿洞】_程师孟 | 宋代 >> 【越二年正旦又会宿猿洞】_程师孟 | 宋代...

  • 【次山房韵】_何梦桂 | 宋代
  • 【次山房韵】_何梦桂 | 宋代 >> 【次山房韵】_何梦桂 | 宋代...

  • 【江城子】_苏轼 | 宋代
  • 【江城子】_苏轼 | 宋代 >> 【江城子】_苏轼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