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参政】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寄别参政]寄别参政原文
一见臞仙眼为清,寒温未了与谈经。
有书谷问文中子,无策崇窥传说星。
马瘦不妨吟下泽,鹤归宁复唳华亭。
独于知己难忘在,投老残编傥乞灵。
[寄别参政]诗词问答
问:寄别参政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寄别参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
[寄别参政]参考注释
[寄别参政]臞仙
旧时借称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文人学者亦往往以此自称。 宋 刘克庄 《最高楼》词:“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 金 刘长言 《通叔以诗送古镜为长言生日之寿次韵谢之》:“綵衣禄隐非臞仙,犹有向来文字缘。” 清 赵翼 《寒夜澄怀园步月》诗:“惜无人送半臂来,不觉臞仙两肩耸。” 高燮 《题蔡哲夫所绘沉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洁清不数臞仙臞,谁知闻声有彼姝。”
[寄别参政]寒温
(1).冷暖。《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故 鲁 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汉书·京房传》:“其説长於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
(2).指问候冷暖起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 ,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红楼梦》第一○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3).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寄别参政]未了
(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寄别参政]谈经
(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寄别参政]中子
一种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其质量近似等于质子的质量,出现在除氢核以外的所有已知的原子核中
[寄别参政]无策
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寄别参政]传说
(1) 据别人说
(2) 谈论;散布,传播
巴黎都在传说,他对那些贵族已感到厌倦了
[寄别参政]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寄别参政]下泽
即下泽车。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宋 陆游 《览镜有感》诗:“緋衫荫子逾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 清 赵翼 《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舍》诗:“五亩何时乘下泽,一壶还仗引中流。”
[寄别参政]归宁
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寄别参政]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寄别参政]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寄别参政]投老
(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饥, 回 早夭而又贫。” 宋 杨万里 《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 何居士 ,投老乐湛湛。”
(2).告老。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 唐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閒身得伴鱼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 吴下 ,巖壑把名鎸。”
[寄别参政]残编
残缺不全的书。 元 成廷珪 《夜思》诗:“青灯细雨三更梦,白首残编万古心。” 明 文徵明 《寄黄泰泉学士》诗:“残编空復淹 司马 ,当路何人荐《子虚》!”
[寄别参政]乞灵
求助于神灵或某种权威。《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寡君欲徼福於 周公 ,愿乞灵於 臧氏 。” 杜预 注:“以 臧氏 世胜 齐 ,故欲乞其威灵。” 宋 陆游 《出游》诗:“拔山意气今何在,犹有遗祠可乞灵。” 清 冯桂芬 《<关帝觉世真经阐化编>序》:“不特乞灵邀福之谓,亦实有惧冥诛而恶念为之衰息者。” 鲁迅 《野草·这样的战士》:“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宋代,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