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二月半寓言】作者:苏颋 朝代:唐代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原文
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
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馀。
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
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
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
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
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
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蹰躇。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诗词问答
问:慈恩寺二月半寓言的作者是谁?答:苏颋
问: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慈恩寺二月半寓言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苏颋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颋
全唐诗:卷74_25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参考注释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韶春
美好的春光。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玉颜须傍韶春笑,莫斗严风与恶霜。”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三空
指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后汉书·陈蕃传》:“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有三空之戹哉!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是谓三空。” 明 高攀龙 《答袁节寰中丞二》:“国家三空四尽,左支右吾之不给,孚号同于充耳,真如老公祖之教矣。”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我想这水旱交祲之后,三空四匱之时,本等的钱粮,尚且催征不起,额外的军餉,如何措置得来。”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霁景
雨后晴明的景色。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序:“山河春而霽景华,城闕丽而年光满。” 唐 唐彦谦 《蒲津河亭》诗:“宿雨清秋霽景澂,广亭高树向晨兴。” 宋 石孝友 《点绛唇》词:“霽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应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化迹
(1).变化之迹;教化之迹。《后汉书·仲长统传》:“以为世非 胥庭 ,人乖鷇饮,化迹万肇,情故萌生。” 唐 卢照邻 《宴凤泉石翁神祠诗序》:“夫 圯上 黄公 ,灵期己远, 湘 中 玄乙 ,化迹难徵。”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开剖太虚,导引元气,纷纷化迹,飈飈圣致。”
(2).神灵之迹。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官寺
(1).官署;衙门。《汉书·翼奉传》:“地大震于 陇西郡 ,毁落 太上庙 殿壁木饰,坏败 獂道县 城廓官寺及民室屋,厌 * 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 元始 二年, 平帝 罢 安定 滹沱苑 以为 安民县 ,起官寺市里。”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今朝廷之议,吏有着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今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絜壶飡以入官寺。” 元 萨都剌 《恩荣宴》诗:“银瓮春分官寺酒,玉盃香赐御厨羹。”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馆舍》:“ 汉 制,官寺,乡亭漏败,墻垣阤坏不治者,不胜任,先自劾。”
(2).官家建的寺庙。 唐 白居易 《闲吟》诗之一:“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归诚
(1).谓对人寄以诚心。 宋 苏轼 《黄州安国寺记》:“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2).犹归顺,投诚。《北齐书·叱列平传》:“ 平 常虑危祸,会 高祖 起义, 平 遂归诚。”《陈书·虞荔传》:“ 高祖 平 侯景 , 寄 劝令自结, 宝应 从之,乃遣使归诚。” 清 薛福成 《审机》:“今乘 永福 归诚於我,抚而用之,彼当惟命是听。”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梵居
佛寺。 唐 苏颋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诗:“化迹传官寺,归诚謁梵居。”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殿堂
(1) 高大建筑物
(2) 也指建筑物的厅堂
寺院内殿堂焕然一新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覆席
覆盖铺垫。《史记·三代世表》:“又捐之大泽,鸟覆席食之。”参见“ 覆荐 ”。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观阁
楼阁。《后汉书·刘盆子传》:“ 盆子 惶恐,日夜啼泣,独与中黄门共卧起,唯得上观阁而不闻外事。”《水经注·穀水》引 晋 孙盛 《魏春秋》:“ 景初 元年, 明帝 愈崇宫殿,雕饰观阁。” 宋 陈师道 《虞美人·席上赠王提刑》词:“城南观阁连云起,形像丹青里,使君笳鼓渡江来,尽带 江 南春色,放春回。”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共命
命运与共。 郭沫若 《念奴娇·怀念周总理》词:“光明磊落,与导师,协力、同心、共命。”
敬从命令。共,通“ 恭 ”。《国语·鲁语下》:“子计其利者,小国共命。” 韦昭 注:“共,敬从也。”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生水
(1) 未经煮沸的水
不要喝生水
(2) 方言中也指生铁 见 〔生铁〕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问津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彼岸
(1) 另一边,对岸
大西洋彼岸
(2) 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到达理想的彼岸
(3) 佛教。认为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迷路
迷失道路
他迷路了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幽关
(1).深邃的关隘;紧闭的关门。 南朝 梁 何逊 《答丘长史》诗:“伊我念幽关,夫君思赞务。” 唐 韩琮 《颍亭》诗:“ 潁 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大觉寺》词:“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篆香清梵有无间。”
(2).道家谓两肾之间。《黄庭内景经·黄庭》:“玄泉幽关高崔巍。” 梁丘子 注:“两肾间为幽关。”
(3).犹玄关。指入道之门。《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玄关幽揵” 李善 注引 晋 戴逵 《栖林赋》:“幽关忽其离揵,玄风暖以云頽。”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俗态
(1).世俗的情状。 唐 王勃 《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态。 宋 秦观 《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3).世俗人的气质。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 ;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稻麻
(1).稻和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穀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2).喻友侣众多。 唐 李峤 《为魏国北寺西寺请迎寺额表》:“稻麻众侣,葵藿微心。” 唐 苏颋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散而无我见,桃李之成蹊;聚则有朋知,稻麻之为众。”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秦京
指 秦国 首都 咸阳 。 唐 宋子问 《早发韶州》诗:“緑树 秦京 道,青云 洛水 桥。”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蜀郡
秦 灭古 蜀国 ,始置 蜀郡 。 汉 仍其旧,辖境包有今 四川省 中部大部分,治所在 成都 。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序:“﹝ 陈皇后 ﹞闻 蜀郡 成都 司马相如 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隶续·汉建平郫县碑》 宋 洪适 释:“ 郫 者, 蜀郡 之邑。此碑今出於 蜀中 ,名之《蚕崖碑》,当是指其地名也。”参阅《汉书·地理志上》、《嘉庆一统志·成都府》。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离方
南方。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韩干 凡作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大抵以马为火畜,而南为离方,其色青驪驒骆,皆以支干相加,故得入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男有男境,上应离方,快向 南山 之南,修真修道去。”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回望
回顾,回头看。《后汉书·边让传》:“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唐 杜牧 《华清宫绝句》之一:“ 长安 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郭沫若 《歧路》:“他们在船上怕还在从那圆圆的窗眼中回望我呢。”
回顾,回头远看。 南朝 梁简文帝 《镜象》诗:“迴望疑垂月,傍瞻譬璧璫。” 清 杜岕 《烟雨桃花》诗:“渔舟吹篴人,迴望 武陵 路。”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蹰躇
徘徊不进,同踟蹰
蹰躇畦苑处罚,游戏平林。——《后汉书》
唐代,苏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