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作者:释慧空 朝代:宋代
[颂古]颂古原文
我手何似佛手,拈起扇子擗口。
打落帝释花冠,却是寒山扫箒。
[颂古]诗词问答
问:颂古的作者是谁?答:释慧空
问:颂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空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空
[颂古]参考注释
[颂古]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颂古]佛手
(1).佛的手。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2).见“ 佛手柑 ”。
[颂古]扇子
用来摇动生风使人体感觉凉爽的用具,通常呈不完全的圆形,并由安装在细杆或细条上的材料(如羽毛、纸张和丝绸)构成
[颂古]打落
打掉
打落他手中的刀
[颂古]帝释
亦称“ 帝释天 ”。佛教护法神之一。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 须弥山 顶 善见城 。梵文音译名为 释迦提桓因陀罗 。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人天感悴,帝释动怀。”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忉利照园之东,帝释天城之北。”《水浒传》第六回:“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 明 屠隆 《綵毫记·脱靴捧砚》:“仙宫寳嵌妆,帝释珠交网。”
[颂古]花冠
(1)
(2) 花瓣的总称,连合者称合瓣,分离者称离瓣
(3) 华美的环形头饰
[颂古]寒山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颂古]扫箒
见“ 扫帚 ”。
宋代,释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