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上元见寄】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原文
谁怜东坡老,独看南海灯。
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
人生天运中,往返成废兴。
炎起爨下薪,冻合瓶中冰。
赖有不变处,寂如方定僧。
建城亦岩邑,灯火高下层。
头陀旧所识,天寒发鬅鬙。
问我何时来,嗟哉谷为陵。
幸此米方贱,日食聊一升。
夜出随众乐,餔糟共腾腾。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诗词问答
问:次韵子瞻上元见寄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参考注释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坡老
对 宋 苏轼 的敬称。 宋 杨万里 《和陆务观见贺归馆之韵》:“平生怜 坡老 ,高眼薄 萧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孙臬使 女 云凤 ,亦有‘ 羲之 虚左推前辈, 坡老 留船泛夕暉’之句。”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南海
(1)
(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
(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山麓
山脚下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燕坐
(1).安坐;闲坐。《仪礼·燕礼》“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説屨升,就席” 汉 郑玄 注:“凡燕坐必説屨,屨贱不在堂也。” 贾公彦 疏:“凡在堂立行礼不説屨,安坐则説屨……以其屨在足贱,不宜在堂,陈於尊者之侧也。” 宋 梅尧臣 《寄谢开封宰薛赞善》诗:“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 元 蒋正子 《山房随笔》:“ 漫塘先生 与客燕坐,指窗外樱桃惟一实,共以为笑。” 明 文徵明 《春雨漫兴》诗:“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叶圣陶 《北上日记》:“餐厅颇宽畅,其上层为吸烟室与燕坐间。”
(2).指坐禅。 宋 苏轼 《成都大悲阁记》:“吾燕坐寂然,心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镜。” 明 宋濂 《寂照圆明大禅师壁峰金公设利塔碑》:“越七日,水退。竞往视之,禪师燕坐如平时,唯衣湿耳。”
(3).指施食。 清 袁枚 《新齐谐·徐先生》:“ 宿 俗,富饶之家,每日必设一家常饭,置外厅堂,不拘来客,皆就食焉,号曰燕坐。”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床棱
床榻承坐面的棱角。 宋 苏辙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故人隐山麓,燕坐销牀稜。”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生天
(1).升上天空。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俄而夕騖东返,落日西悬,綺霞映水,蛾月生天。”
(2).佛教谓行十善者死后转生天道。《 * 念处经·观天品》:“一切愚痴凡夫,贪著欲乐,为爱所缚,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乐。”《法苑珠林》卷三一引《杂宝藏经》:“我闻石室比丘尼,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 唐 李绅 《龟山寺鱼池》诗:“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严复 《和荆公》:“生天成佛者,都是有牺牲。”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往返
(1) 一去一来;来回
往返四十里
(2) 反复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废兴
(1).盛衰;兴亡。《孟子·离娄上》:“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汉书·董仲舒传》:“ 孔子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於己。” 清 洪昇 《京东杂感》诗:“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 《八十抒怀》诗:“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2).指官吏的晋升和黜退。《周礼·地官·遂大夫》:“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爨下薪
犹爨下馀。 清 赵翼 《六哀诗·故相刘文正公》:“何期爨下薪,蒙赏斫焦尾。”参见“ 爨下餘 ”。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冻合
犹言冰封。《晋书·慕容皝载记》:“ 皝 将乘海讨 仁 ,羣下咸諫,以海道危阻,宜从陆路。 皝 曰:‘旧海水无凌,自 仁 反已来,冻合者三矣。昔 汉光武 因 滹沱河 之冰以济大业,天其或者欲吾乘此而克之乎!’” 唐 李益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 汉 使前。” 宋 苏轼 《雪诗》之一:“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明 钱澄之 《三一上人雪竹歌》:“叶上离离雪不动,普天冻合无风吹。” 清 陈维崧 《东风第一枝·丁巳元日大雪是日迎春》词:“白茫茫冻合乾坤,不辨春来何处。”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不变
(1)
常用于诗或古文,可以意味不变的恒常性或稳定性
尔不变,余亦不变
(2)
使…不发生不合心意的改变
现在的税额不变
(3)
使 不再改变
使一切未解决的问题…十年不变,在此期间将共同努力寻求永久的和平解决的办法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定僧
坐禅入定的和尚。 唐 刘得仁 《宿僧院》诗:“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定僧》:“有一定僧在山谷中, 汉 军执之。” 元 郑元祐 《渡江》诗:“云叶暗吹神女珮,浪花应溼定僧衣。” 明 高启 《为因师题松梢飞瀑图》诗:“定僧寂无听,任洒袈裟湿。” 清 吴伟业 《赋得西隐寺古松》诗:“寒生高士骨,瘦入定僧容。”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岩邑
险要的城邑。《左传·隐公元年》:“ 制 ,巖邑也, 虢叔 死焉。”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国有巖邑,朝多君子。” 唐 刘孝孙 《早发成皋望河》诗:“清晨发巖邑,车马走轘辕。” 清 方文 《送刘孔安北上》诗:“出宰两巖邑,弘誉东西驰。”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头陀
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又作[驮都、杜多、杜荼]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所识
相识。亦指相识的人。《礼记·檀弓上》:“有殯……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孟子·告子上》:“万钟於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鬅鬙
(1).头发散乱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忽见一小鬼鬅鬙,头长二尺餘。”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一足刚蹺一足轻,数茎头髮乱鬅鬙。”
(2).喻山石花木等参差散乱。 宋 苏轼 《上元夜》诗:“散策桄榔林,林疎月鬅鬙。”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诗:“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坏山。”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法云寺》:“过 金山口 二十里,一石山,鬅鬙然。审视,叠千百石小峯为之,如笋张籜。” 清 厉鹗 《金陵移梅歌为嶰谷半查赋》:“挨石鬅鬙锁水怪,循墙屈曲藏冻虺。” 诸宗元 《雪》诗:“马足车声驱浩荡,丛篁坏柳列鬅鬙。”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日食
由月球遮掩太阳光射向地球而引起的现象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餔糟
1.饮酒;吃酒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腾腾
(1) 比喻盛、旺盛。如:热气腾腾;怒火腾腾;怨气腾腾;杀气腾腾
(2) 蒙胧;迷糊貌
枯肠发发浇成浪,醉眼腾腾看作岚。——清· 钱谦益《谢藐姑太仆送酒》
(3) 升腾
(4) 表示鼓声、心跳声、脚步声的象声词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