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西湖招廓然游春】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原文
别后西湖长在梦,相逢气韵宛清真。
剧谈要使君颐脱,大笑从教坐客瞋。
淮海飘零方见友,湖山秀绝更逢春。
快当火急追清景,莫厌寻幽散策频。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诗词问答
问:至西湖招廓然游春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参考注释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气韵
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以气韵胜。——蔡元培《图画》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清真
(1) 纯真朴素
清真寡欲
(2) 真实自然
文贵清真
(3) 明清时,中国 * 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称 * 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清真寺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剧谈
犹畅谈。《汉书·扬雄传上》:“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晋 左思 《蜀都赋》:“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今日与 谢孝 剧谈一出来。” 金 元好问 《空山何巨川虚白庵》诗之二:“剧谈不尽江湖景,重与青灯约对牀。”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颐脱
谓下巴脱臼。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解颐》:“又 岐山县 樊纪 登第,其父亦以喜而颐脱,有声如破瓮。”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大笑
笑的动作或情况
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从教
(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坐客
看客,观众
坐客乃西顾而叹。——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秀绝
特出超群。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一:“我所以永远地不能忘却她,还不是因为她貌的美丽和才的秀绝,而是因为她是我唯一的知己。”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快当
做事敏捷,不拖拉
她做起事来又细心又快当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火急
十分紧急
十万火急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清景
(1).犹清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三辰蔽於天,则清景暗於地。”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一:“朝日悬清景,巍峩宫殿明。” 清 龚自珍 《桂殿秋》词序:“时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气之空濛,都为一碧,散清景而离合,不知几重。”参见“ 清光 ”。
(2).清丽的景色。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寻幽
(1).寻求幽胜。 唐 李商隐 《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2).探究深奥的事理。《北史·杨伯丑传》:“时有 张永乐 者,卖卜京师, 伯丑 每从之游。 永乐 为卦有不能决者, 伯丑 輙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至西湖招廓然游春]散策
拄杖散步。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北风吹瘴癘,羸老思散策。” 宋 杨万里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元 王恽 《西江月·大河凝冰蔽川而下与一二僚友登白楼俯观》词:“散策暂辞鳧吏,倚楼来听渔歌。”
宋代,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