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原文
乡里小儿真可怜,市朝大隐正陶然。
固应聊颂屈原橘,底事便歌杨恽田。
广陌遥知驹款段,曲池犹记鹭联拳,对床夜雨平生约。
话旧应惊岁月迁。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诗词问答
问:《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 书法图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书法作品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参考注释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乡里
(1) 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
乡里皆谓已死。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小儿
(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市朝
众人合集的场所;公共场合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齐策》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隐正
威重清正。《晋书·丁潭传》:“ 潭 清淳贞粹,雅有隐正,圣明所简,才实宜之。”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陶然
闲适欢乐的样子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屈原
(约公元前340—前278)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国贵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5月秦军一举攻破楚都郢。他怀着亡国的悲痛,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 * 。他一生写下许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的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昏庸王室和腐败贵族的无比憎恨和对楚国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广陌
(1).大路。 晋 陶潜 《咏荆轲》诗:“素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唐 沉佺期 《临高台》诗:“高臺临广陌,车马纷相续。” 明 陈子龙 《春郊》诗:“轻罗吹广陌,和风袭芳洲。”
(2).犹巨万。形容数目很大。陌“百”的借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真个是家貲鉅万,产业广陌,有鸦飞不过的田地,扛抬不动的金银山。”陌,一本作“ 延 ”。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款段
(1).马行迟缓貌。《后汉书·马援传》:“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斯可矣。” 李贤 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 唐 康骈 《剧谈录·续坤蹶马》:“马之骨相甚奇,然步骤多蹶,虽制以衔勒,加之鞭策,而款段之性,竟莫能改。” 清 顾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韵》:“自言安款段,何意辱千旟。”
(2).借指马。 唐 刘湾 《对雨愁闷寄钱大郎中》诗:“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萧晨秣款段,归骑得追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偶在途中,遇女郎骑款段,老僕鞚之,摩肩过。”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曲池
(1).人体经穴名。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灵枢经·本输》:“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
(2).曲折回绕的水池。《楚辞·招魂》:“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王逸 注:“下临曲水清池。”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緑未成。” 清 黄景仁 《如梦令·晓遇》词:“细雪乍晴时候,细水曲池冰皱。” 何其芳 《忆昔》诗之二:“万里寒江滩石吼,几杯旨酒曲池浮。”
(3). 春秋 鲁国 地名,在今 山东省 宁阳县 东北。《春秋·桓公十二年》:“公会 杞侯 、 莒子 ,盟子 曲池 。” 杜预 注:“ 曲池 , 鲁 地。”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联拳
屈曲貌。 唐 杜甫 《雕赋》:“联拳拾穗,长大如人。” 唐 杜甫 《漫成一绝》:“沙头宿鷺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剌鸣。” 宋 李纲 《六月十八日同陈兴宗等晚游泛碧斋》诗:“乱萤行熠熠,宿鷺立联拳。”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对床夜雨
风雨之夜,两人对床而眠。喻亲友相聚的欢悦。 唐 白居易 《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牀眠。” 宋 苏轼 《送刘寺丞赴馀姚》诗:“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牀听夜雨。” 宋 苏辙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诗:“射策当年偶一时,对牀夜雨失前期。”参见“ 对牀 ”。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话旧
与朋友共忆往事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宋代,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