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作者:张孝祥 朝代:宋代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原文
吹1一1箫泛月。
往事悠悠休更说。
拍碎琉璃。
始觉从前万事非。
清齐净戒。
休作断肠垂泪债。
识破嚣尘。
作个逍遥物外人。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诗词问答
问:《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的作者是谁?答:张孝祥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孝祥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参考注释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琉璃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一盏琉璃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从前
(1) 往昔,先前
从前香山观有个道士天天讲故事
(2) 曾经,一度
从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现在忘记了她的名字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断肠
(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垂泪
哭泣而眼边垂挂泪水
伤心垂泪
黯然垂泪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识破
看穿;看破
识破他的伪装,并揭发他的真面目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嚣尘
亦作“嚻尘”。1.喧闹扬尘。《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 杨伯峻 注:“嚣,喧闹。尘,尘土飞扬。” 宋 曾巩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诗:“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外]石林精舍嚣尘少,[生]仗尔高朋探寂寥。”
(2).指纷扰的尘世。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诗:“嚻尘自兹隔,赏心於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唐 白居易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诗:“ 文略 也从牵吏役, 质夫 何故恋嚣尘?” 宋 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清斋浄戒,休作断肠垂泪债;识破嚣尘,作箇逍遥物外人。”《再生缘》第三回:“已托禪心归浄界,还遭俗累涉嚣尘。”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逍遥物外
谓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宋 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箇逍遥物外人。”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苟非金石,鲜不销亡。异日幸生还,当与君敝屣万有,逍遥物外。”
宋代,张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