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五月廿七日)】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五月廿七日)]雨(五月廿七日)原文
伏天三日雨,无碍十朝期。
云自西南起,澍随雷电驰。
瀑声赴檐落,潦水涨阶弥。
陡缱口以内,达京可若斯。
[雨(五月廿七日)]诗词问答
问:雨(五月廿七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五月廿七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雨(五月廿七日)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雨(五月廿七日)]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四
2. 五月廿七日
[雨(五月廿七日)]参考注释
[雨(五月廿七日)]伏天
指三伏天,时间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后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雨(五月廿七日)]三日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雨(五月廿七日)]无碍
(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来,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无瞻顾地钉住说:‘如果你觉得告诉我是和 赵筠秋 无碍,还是请你直说罢!’”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宋 朱松 《书永和寺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雨(五月廿七日)]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雨(五月廿七日)]雷电
空中带电的云在放电时所发强光与声音
[雨(五月廿七日)]潦水
雨后的积水。《墨子·非乐上》:“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为之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坏》诗:“幸入圣人新世界,如何潦水坏田畴。”
[雨(五月廿七日)]以内
界于一定的时间、范围、数量之中
十天以内
[雨(五月廿七日)]若斯
如此。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