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盆菊】_乾隆 | 清代

【盆菊】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盆菊]盆菊原文

涂龟宁曳尾,不慕藏廊庙。

山木宁栖崖,青黄非所好。

黄花隐逸材,倜傥寡同调。

卉谱偶传名,艺苑谁能貌。

花师鲜法眼,视比春葩耀。

杯水引滋溉,圆盆作幽隩。

枝干受束缚,犹诩人工妙。

杞柳为杯棬,戕贼性已拗。

绳墨厥天然,俯仰任其诏。

垂头绽冷芳,恐被柴桑笑。

剪翅来孤鹤,引吭一相吊。

[盆菊]诗词问答

问:盆菊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盆菊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盆菊]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三

[盆菊]参考注释

[盆菊]涂龟

楚威王 欲用 庄子 , 庄子 以龟为喻,表示“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不愿“其死为留骨而贵”,拒绝了 威王 。见《庄子·秋水》。后以“涂龟”指隐居不出。 明 何景明 《寄李郎中》诗:“得失竟须知塞马,荣华终不易涂龟。” 明 唐顺之 《鄱阳别方道人》诗:“詎知衰凤堪为笑,且学涂龟得自全。”

[盆菊]曳尾

见“ 曳尾涂中 ”。

[盆菊]廊庙

指朝廷

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国语·越语下》

廊庙之宝,弃于沟渠。——《后汉书·孟尝传》

廊庙无才天下求

[盆菊]山木

(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盆菊]青黄

(1).青色和黄色。《楚辞·九章·橘颂》:“緑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摶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王逸 注:“言橘叶青,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 张天翼 《仇恨》:“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

(3).泛指色彩。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匠者得沟中之断木,饰以青黄。”

(4).谓用彩色加以修饰。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沟中不愿於青黄,爨下无心於宫徵。”

(5).指四时之乐。《汉书·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 颜师古 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

(6).犹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

[盆菊]非所

(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

(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盆菊]黄花

(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盆菊]逸材

(1).谓兽畜健壮有力。《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 唐 李峤 《羊》诗:“絶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仗下黄金勒,横秋号逸材。”

(2).指出众的人才。《魏书·杨大眼传》:“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

[盆菊]倜傥

(1) 洒脱;不拘束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2) 非常,特别

诸仁者于此见得倜傥分明。——《五灯会元》

[盆菊]同调

(1) 音调相同

(2) 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

引为同调

[盆菊]传名

名声远扬,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盆菊]艺苑

(1) 艺术和文学的领域;泛指文艺界

艺苑新葩

(2) 文学艺术会合集中的地方;图书文物荟聚的地方

[盆菊]花师

善于培植花木的人。 宋 曾慥 《类说·纪异录·花师》:“ 宋单父 ,字 仲儒 ,能种艺术,牡丹变易千种,上皇召至 驪山 ,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内人呼为花师。”

[盆菊]法眼

(1).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 慧远 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宋 苏轼 《 * 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2).指敏锐、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记·预识汾阳》:“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伟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 鲁迅 《呐喊·明天》:“ 王九妈 ,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

[盆菊]杯水

(1).一杯水。《庄子·逍遥游》:“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南齐书·张绪传》:“灵上置杯水香火,不设祭。” 唐 柳宗元 《谪龙说》:“及期,进取杯水饮之。”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一出:“小生偶到仙庄,谢姐姐见怜,以杯水相赠。”

(2).比喻微薄。参见“ 杯水之谢 ”。

[盆菊]枝干

(1).树枝和树干。 唐 白居易 《庐山桂》诗:“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杨朔 《西江月--井冈山写怀之二》:“那檞树依旧无恙地挺立在山顶上,枝干显得有点苍老,生机却是旺盛得很。”

(2).喻大宗与旁支。《新唐书·吴兢传》:“皇家枝干,夷芟略尽。”参见“ 枝干相持 ”。

(3).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诗序则同义,传説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

(4).支干。天干地支。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律历·十干》:“甲乙谓之干,子丑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参见“ 枝 ”。

[盆菊]束缚

捆绑,指约束限制

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盆菊]人工

(1) 人造的;人为的

人工湖

(2) 人力,手工(与机械力相对)

人工降雨

(3) 工作量的计算单位,即一个人做工一天。如:架设这条管线需要60个人工

[盆菊]杞柳

木名。落叶乔木,枝条细长柔韧,可编织箱筐等器物。也称红皮柳。《孟子·告子下》:“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杞柳为桮棬。” 晋 孙楚 《登楼赋》:“杞柳绸繆,芙蓉吐芳,俯依青川,仰翳朱杨。” 宋 黄庭坚 《乙未移舟出》诗:“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

[盆菊]杯棬

亦作“ 杯圈 ”。亦作“桮棬”。亦作“桮圈”。 1.一种木质的饮器。《孟子·告子上》:“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焦循 正义引《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卢辩 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盖桮为总名,其未彫未饰时,名其质为棬,因而桮器之不彫不饰者,即通名为棬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器械雕琢,财用之蠹也……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为害亦多矣。”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序:“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满而止,又安能测其霶霈之所至哉。” 唐 刘禹锡 《述病》:“视既分,则嚮时之僕已睆然执杯圈侍予于前矣。”

(2).《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 郑玄 注:“圈,屈木所为,谓巵匜之属。” 孔颖达 疏:“杯圈,妇人所用,故母言杯圈。”后因用作思念先母之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明史·后妃传二·孝靖王太后》:“朕昔在青宫,莫亲温凊,今居禁闥,徒痛桮棬。” 清 顾炎武 《先妣忌日》诗:“无穷明发千年慨,岂独桮棬忌日思。”

(3).犹杯酒。 宋 苏辙 《早睡》诗:“杯棬相勤酬,往往见讥誚。” 明 高攀龙 《三时记》:“ 文山公 曾謁其祠,輒与二公杯棬酬酢。”

[盆菊]贼性

(1).残杀之性。 唐 韩愈 孟郊 《斗鸡联句》:“妒肠务生敌,贼性专相醢。”

(2).戕害性灵。 清 唐甄 《潜书·太子》:“艳女贼体,阴寺贼性。”

(3).贼人的禀性, * 之性。 清 涤浮道人 《金陵杂记》:“近来逃窜者多,其中甘心相随、染成贼性者亦有。”

[盆菊]绳墨

(1) 木工打直线的墨线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 比喻规矩或法度

颇循绳墨

[盆菊]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盆菊]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盆菊]垂头

(1).低头。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騏驥之挽盐车,垂头于 太行 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 唐 韩愈 《驽骀》诗:“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福升 放开手, 黄省三 垂头走出门。”

(2).犹伸颈。《史记·楚世家》:“膺击 韩 魏 ,垂头中国。” 司马贞 索隐:“垂头犹申颈也。言欲吞 山东 。”

[盆菊]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盆菊]孤鹤

(1).孤单的鹤。 隋炀帝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诗:“孤鹤近追羣,啼鶯远相唤。” 唐 武元衡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诗:“风入 昭阳 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宋 苏轼 《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 江 东来。” 元 于石 《我从山中游》诗:“柴扉不敢敲,恐惊孤鹤醒。徘徊踏月明,倚仗看松影。”

(2).比喻孤特高洁之人。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怀契上人》诗:“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王绩 妇未娶,介洁翘孤鹤。”

[盆菊]引吭

拉开嗓子。谓高鸣或高声吟唱。《禽经》:“搏则利嘴,鸣则引吭。”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鏗轰。” 宋 梅尧臣 《宣州环波亭》诗:“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清 龚巩祚 《书金伶》:“既就夕,主客譁,惟恐 金 之不先奏声。既引吭,则触感其往夕所得於 钮 者,试之忽肖。”

[盆菊]相吊

亦作“ 相吊 ”。互相慰问。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四:“部曲皆相弔, 燕 南 代 北闻。” 宋 苏轼 《定惠院颙师为余竹下开啸轩》诗:“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明 刘基 《锺山作》诗之二:“松露滴堦星在天,草虫相吊响如弦。”参见“ 形影相弔 ”。

见“ 相弔 ”。

,

  • 【经筵毕文渊阁赐茶之作】_乾隆 | 清代
  • 【经筵毕文渊阁赐茶之作】_乾隆 | 清代 >> 【经筵毕文渊阁赐茶之作】_乾隆 | 清代...

  • 【御园深秋】_乾隆 | 清代
  • 【御园深秋】_乾隆 | 清代 >> 【御园深秋】_乾隆 | 清代...

  • 【雨猎·其一】_乾隆 | 清代
  • 【雨猎·其一】_乾隆 | 清代 >> 【雨猎·其一】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