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喜雨四首】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又和喜雨四首]又和喜雨四首原文
暮年台笠代羸骖,信步篱东过舍南。
稍喜农家行食麦,径催园户去移酣。
寻花公倘来过甫,置薤吾无可语参。
诸县丰登条教简,醉翁饮少已先酣。
[又和喜雨四首]诗词问答
问:又和喜雨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又和喜雨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
[又和喜雨四首]参考注释
[又和喜雨四首]暮年
人到老年
[又和喜雨四首]台笠
指蓑衣和笠帽。《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陈奂 传疏:“《南山有臺》传:‘臺,夫须。臺皮可以为衰(蓑)。’因之御雨之物即谓之臺……臺与笠明是二物。”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台笠》:“力田冒风雨,缉籜为臺笠。”
[又和喜雨四首]羸骖
瘦弱的马。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唐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诗:“羸驂苦迟迟,单僕怨切切。” 唐 罗隐 《经故洛阳城》诗:“败垣危堞蹟依稀,试驻羸驂吊落暉。”
[又和喜雨四首]信步
随意走走
胜似闲庭信步。——毛 * 《水调歌头·游咏》
[又和喜雨四首]农家
1.田家,从事农业的人家。 2.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又和喜雨四首]行食
(1).游食,闲游放荡而食。《管子·君臣下》:“为人君者能远谗諂,废比党,淫悖行食之徒无爵列於朝者。” 尹知章 注:“行食,游食。”
(2).递送饮食。 宋 孔平仲 《上元诗》:“侍觴行食皆官妓,目眙不言语或偷。”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学佛者不知孔子》:“ * 曰:‘十二时中何尝不告汝,汝擎茶来,我为汝接;汝行食来,并为汝爱;汝问讯,我举手,负汝何事?’”
(3).谓借活动以消化食物。《水浒传》第四五回:“少刻,众僧斋罢,都起身行食去了。”《红楼梦》第七五回:“ 贾母 便下地,和 王夫人 説闲话行食。”
[又和喜雨四首]园户
(1).指 唐 宋 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新唐书·食货志四》:“ 大中 初,盐铁转运使 裴休 著条约……园户私鬻百斤以上,杖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 淳化 二年,令商贾就园户买茶,公於官场贴射,始行贴射法。”
(2).指专事园圃的民家。 清 赵翼 《重九前一日管公祠看菊》诗:“吾乡近年菊事繁,园户俱工 马螣 艺。” 茅盾 《耶稣之死》六:“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
[又和喜雨四首]寻花
(1).出游赏花。 唐 白居易 《且游》诗:“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 宋 梅尧臣 《永叔见索叙述》诗:“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2).喻狎妓。《孽海花》第二二回:“这回三年服满,进京谢恩,因为与 庄稚燕 是世交兄弟,一到京,就住在他家里,只晓得寻花夕醉,挟弹晨游,过着快乐光阴。”
[又和喜雨四首]倘来
不应得而得或无意中得到。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词:“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忠孝是立身之本,这钱财是倘来之物。”《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赢时节道是倘来之物,就有粘头的、讨赏的、帮衬的,大家来撮哄。” 清 黄景仁 《丁酉正月四日自寿》诗之二:“倘来事业惭青鬢,未了名心为老亲。”
[又和喜雨四首]无可
(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又和喜雨四首]丰登
丰收;收成丰富
五谷丰登
[又和喜雨四首]条教
法规,教令。《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晋书·殷仲堪传》:“领 晋陵 太守,居郡禁产子不举,久丧不葬,録父母以质亡叛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 唐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条教关天道,歌謡入圣聪。”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处则为佔毕絃诵,而出则为条教号令。”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群之部勒条教愈分明者,则其族愈强,而其种之传愈远。”
[又和喜雨四首]醉翁
(1).嗜酒的老人。 唐 郑谷 《倦客》诗:“閒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前蜀 韦庄 《对雨独酌》诗:“荷鍤醉翁真达者,卧云浦客竟悠哉。” 宋 刘光祖 《长相思·别意》词:“画桥西,画桥东,有泪分明清涨同。如何留醉翁?”
(2). 欧阳修 的别号。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於此,饮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 也。”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到山欲问 醉翁 蹟,数间古寺支斜阳。”
刘克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