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原文
灵鹫飞来不飞去,秀标南北两峰间。
亭临石罅千层瀑,溪隔寺前一带山。
筠碧花红绘春日,探奇揽胜值几閒。
自知不是清閒者,空羡诸人此往还。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诗词问答
问: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
2. 谓画中石田明古辈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参考注释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灵鹫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 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 。《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 灵鷲山 ,説《般若法华》处。” 唐 刘禹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 ,却将山屐上丹梯。”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 。传说由 印度 飞来。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 ,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灵鷲 。” 金 元好问 《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 清 厉鹗 《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 灵鷲 约同登。”
(3).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 。峰有 真容院 ,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 清 陈梦雷 《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石罅
石缝,指狭谷中小道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一带
泛指某处和与它相连的地方
北京一带
税厂一带。——《广东军务记》
桥边一带。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花红
(1) 为庆贺喜事而赠送的插花挂红的衣料礼品
花红缎匹
有拏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执双花红。——《水浒传》
(2) 盈利
(3)
(4) 一种落叶小乔木( Malus asiatica ),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像苹果而小,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
(5) 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林檎]或[沙果]
(6) 赏金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春日
(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探奇
(1).寻找奇景。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宋 曾巩 《寄郓州邵资政》诗:“泝险飞游艇,探奇漾钓緍。”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语山川者於 秦中 、 剑阁 、 金陵 、 吴会 ,苟未尝探奇穷险,一一歷过而得其逶迤曲折之详,则犹未有得於肉眼也。”
(2).指探问奇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小生一时探奇穷异,实出无心。”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揽胜
尽情将胜景收揽于眼底
泰山揽胜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诸人
(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题沈周冷泉亭图即用其韵]往还
去和来;往来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