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山行]山行原文
山行寻鹿亦寻诗,妙合而凝巧搆思。
得失非他千古事,文章假我寸心知。
瀑飞绝涧声偏冷,峰较閒云态更奇。
半夏不堪回首忆,绪情1*1欲藉此间怡。
[山行]诗词问答
问:山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山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山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山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五
[山行]参考注释
[山行]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山行]寻诗
寻觅诗句。 宋 陈与义 《寻诗两绝句》之一:“无人画出 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 明 高启 《次张仲和春日漫兴》:“独骑款段寻诗去,懒逐看花众少年。”
[山行]搆思
运用心思。多指作文时的思考。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奇肱国》:“因风搆思,制为飞轮。”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五:“观其命句,可以见学植之深浅;即其搆思,可以见器业之大小。”《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东坡 ﹞想要做一篇《三峡赋》,结搆不就。因连日鞍马困倦,凭几搆思,不觉睡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搆思,全凭天分。”
[山行]得失
(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2) 利弊;好处和坏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山行]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山行]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山行]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山行]半夏
(1).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生用有毒,内服须限用。《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菫荣。” 郑玄 注:“半夏,药草。”《急就篇》卷四:“半夏皁荚艾槖吾。” 颜师古 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赊来半夏熏煎尽,投着山中旧主人。” 宋 孔平仲 《常父寄半夏》诗:“ 齐州 多半夏,採自 鹊山 阳。”
(2).稻品种名。详“ 半夏稻 ”。
(3).仲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有《半夏小集》。
[山行]不堪回首
不忍回头再想过去的事。形容境遇和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后对往昔的感慨
[山行]此间
此地
此间已有传闻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