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其一】作者:朱多炡 朝代:明代
[移居·其一]移居·其一原文
屋上青山半隔城,门前林木有馀清。
林连北郭藏春色,水过东家作雨声。
薄禄藜羹堪养老,闲身竹素最钟情。
人嘲寂寞扬雄宅,自笑《玄经》草未成。
[移居·其一]诗词问答
问:移居·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朱多炡
问:移居·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移居·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朱多炡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多炡
[移居·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移居·其一]参考注释
[移居·其一]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移居·其一]林木
(1)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树林
林木葱郁
[移居·其一]北郭
(1).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 人葬 庄公 於北郭。” 杜预 注:“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唐 李白 《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寧采臣 ﹞适赴 金华 ,至北郭,解装兰若。”
(2).“ 北郭先生 ”的省称。借指隐士。 清 吴伟业 林云凤 《梅花庵话雨联句》:“ 北郭 余偕隐, 东山 尔共瞻。”
(3).复姓。 春秋 齐 有大夫 北郭子车 。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移居·其一]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移居·其一]东家
旧时称聘用、雇用自己的人或称租给自己土地的人
[移居·其一]薄禄
(1).菲薄的俸禄。 唐 杜甫 《客堂》诗:“上公有记者,累奏资薄禄。” 宋 曾巩 《游鹿门不果》诗:“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宋 秦观 《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
(2).福薄,福分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移居·其一]藜羹
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庄子·让王》:“ 孔子 穷於 陈 蔡 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 成玄英 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二:“弊襟不掩时,藜羹常乏斟。” 宋 曾巩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诗:“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 阿英 《吃茶文学论》引《近世丛语》:“夫小人樵苏以给食,豆粥藜羹,仅以充腹。”
[移居·其一]养老
(1) 奉养老人
养老送终
(2) 上年纪后闲居休息
[移居·其一]闲身
亦作“闲身”。古代指没有官职的身躯。 唐 牟融 《题道院壁》诗:“若使凡缘终可脱,也应从此度閒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林乔》:“斗州无顿闲身处,时向梅花走一遭。” 明 文徵明 《除夕》诗之二:“未妨去国还飘泊,已把閒身等白云。”
[移居·其一]竹素
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 唐 柳宗元 《读书》诗:“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宋 梅尧臣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诗:“始闻云木深,忽逢 朱亥 墓,金鎚一报恩,义烈垂竹素。” 清 姚鼐 《题坳堂所藏诸城刘文正公手迹》诗:“竹素苍茫千载事,邱山零落百年期。”
[移居·其一]钟情
感情专注,常指爱情
他对其妻的一贯钟情
钟情如我辈。——清· 林觉民《与妻书》
[移居·其一]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移居·其一]玄经
(1).指 汉 扬雄 的《太玄》。《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歷筭。常耽好《玄经》。” 宋 辛弃疾 《感皇恩》词:“ 子云 何在,应有《玄经》遗草。” 明 高启 《读史·扬雄》诗:“如何晚把《玄经》笔,却为新都著《剧秦》。”参见“ 玄书 ”。
(2).指《老子》。《南史·隐逸传下·庾承先》:“玄经释典,靡不该悉;九流《七略》,咸所精练。”参见“ 玄书 ”。
明代,朱多炡,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