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作者:卢纶 朝代:唐代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原文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
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
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诗词问答
问:《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的作者是谁?答:卢纶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卢纶的名句有哪些?答:卢纶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 书法图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79_59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参考注释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玉干
(1).筑墙时墙头两旁所竖木柱的美称。借喻支柱,主干。 南朝 陈 沉炯 《太尉始兴昭烈王碑》:“麟趾盘石之宗固具,金楨玉干之戚毕封。”
(2).竹的美称。 唐 卢纶 《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玉干百餘茎,生君此堂侧。” 唐 卢纶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玉干一寻餘,苔花锦不如。”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一寻
(1).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汉 焦赣 《易林·渐之颐》:“一寻百节,绸繆相结,其指詰屈,不能解脱。”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是何异以一寻之綆,汲百仞之深?”
(2).寻访或寻觅一次。 唐 李端 《送马尊师》诗:“ 武陵 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唐 罗隐 《咏史》诗:“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花锦
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宋史·外国传六·大食国》:“ 雍熙 元年,国人 花茶 来献花锦。”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山曲
山势弯曲隐蔽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沽水》:“又东南逕温泉东,泉在山曲之中。” 唐 元结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诗:“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 元 杨载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诗:“山曲两三家,相过路不赊。”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因依
(1).倚傍;依托。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和赵德庄韵》词:“南云雁少,锦书无箇因依。” 沉钧儒 《挽张仲仁先生》诗:“还童乏术竟长眠,慟失因依五十年。”
(2).原因;原委。 宋 苏轼 《辨题诗札子》:“臣今省忆此诗,自有因依,合具陈述。”《水浒传》第二二回:“ 唐牛儿 告道:‘小人不知前后因依。’”
(3).办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未委作何计较,令水体而再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内之水却令清浄?”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释氏
佛姓 释迦 的略称。亦指佛或佛教。《晋书·何充传》:“于时 郗愔 及弟 曇 奉天师道,而 充 与弟 準 崇信 释氏 。” 南朝 梁 沉约 《究竟慈悲论》:“ 释氏 之教,义本慈悲。” 唐 罗隐 《代文宣王答》诗:“ 释氏 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崔侍郎 安潜 ,崇奉 释氏 ,鲜茹荤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余平生不信 释氏 之学,而梦中所见如此,殆不可解。” 清 王锡 《法相寺》诗:“ 释氏 贵无生,不在形骸久。”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独步
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独步文坛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此君
《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徽之 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称。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此君託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唐 白居易 《东楼竹》诗:“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宋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诗:“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 扬州 鹤?” 宋 姜夔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词:“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卢纶,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