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作者:刘挚 朝代:宋代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原文
不到灵房二十年,背依丛岭面平山。
风吹桧柏周遭雨,地蹙冈峦寸尺烟。
合有高亭临绿筱,恨无长甃引清泉。
携筇占得频来往,谁似香山白乐天。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诗词问答
问: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参考注释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灵房
(1).神灵的住屋。 南朝 梁 沉约 《善馆碑》:“至道玄妙,无跡可寻,寄言立称,已乖宗极,神宇灵房,於义非取。”
(2).冥器。烧化给死者用的纸扎房子。 沙汀 《凶手》:“他们定扎了一坐简陋的灵房,请了两名道士。”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背依
谓背靠屏风。依,通“ 扆 ”。《汉书·徐乐传》:“南面背依,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 颜师古 注:“依,读曰扆。”按,扆即户牖之间的屏风。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桧柏
(1).桧和柏。 唐 方干 《赠诗僧怀静》诗:“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宋 苏轼 《灵璧张氏园亭记》:“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气。”
(2).桧的一种。常绿灌木。俗称子孙柏。《尔雅翼·释木一》:“檜,今人亦谓之圆柏,以别於侧柏。又有一种别名檜柏,不甚长,其枝叶乍檜乍柏,一枝之间屡变,人家庭宇,植之以为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柏》:“松叶柏身者,樅也。松檜相半者,檜柏也。”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周遭
周围;四周
她对周遭的环境抱着疑惧的态度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冈峦
一个连一个,起伏不断的山冈
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寸尺
(1).泛指长短。《淮南子·氾论训》:“譬犹 师旷 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
(2).喻微小。 宋 苏轼 《谢馆职启》:“欲办大事,务兼寸尺之长;将求多闻,故引涓埃之助。”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洪稚存 题某官《散賑图》云: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百千。”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清泉
清冽的泉水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龙门山 之东。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楼,自号 香山居士 。(2)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吴王 种香处。下有采香径。(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岭之一。主峰 鬼见愁 ,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 碧云寺 、 静宜园 、 双清别墅 、 香山寺 、 朝阳洞 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
(2). 洛阳 龙门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 洛 都四郊,山水之胜, 龙门 首焉; 龙门 十寺,观游之胜, 香山 首焉。”参见“ 香山寺 ”。
[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刘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