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原文
安徽东北鄙,实介豫淮中。
黄渎地枨北,洪湖天堑东。
众川如有阻,大壑致难通。
泛滥诚堪畏,流离害莫穷。
势虽未经目,患每廑于躬。
尔晋惟方伯,曰修汝亮工。
事因和始集,理以晰方融。
更漫辞劳勚,须相励谅忠。
流疏濉茨浅,沙浚翟洪隆。
潴预陵崔孟,潦消灵宿虹。
孟冬初雇役,首夏告成功。
灾后代资赈,图长计慎终。
允能体予意,庶略起民癃。
永念剔鬟迹,瞠乎敢曰同。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诗词问答
问:《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八
2. 河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参考注释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东北
(1) 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2) 泛指东北方向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洪湖
中国湖北省南部的大湖,面积 437 平方公里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天堑
(1)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壕沟
长江天堑
(2) 长江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李白《金陵》
(3) 钱塘江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4) 黄河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金· 李汾《汴梁杂诗》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大壑
(1) 大海
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庄子·天地》
(2) 亦说[巨壑]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泛滥
(1) 江、湖水溢出,淹没土地
河水泛滥
(2) 形容事物、思想到处扩散
英语语法书开始泛滥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流离
(1)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到处逃难
黎民流离,困于道路。——《后汉书·和殇帝纪》
流离失散
(2) 另有[淋漓]之义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经目
(1).过目。 晋 夏侯谌 《东方朔画赞序》:“经目而讽於口,过耳而闇於心。”《新唐书·王起传》:“天下之书无不读,一经目,弗忘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公短小精敏,机警过人,凡案籍经目,终身不忘。”
(2).经书的名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昔 仲尼 微言,门人追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 范文澜 注:“‘仰其经目’疑当作‘抑其经目’,谓谦不敢称经也。”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方伯
殷 周 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 以来之刺史, 唐 之采访使、观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 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郑司农 曰:“长诸侯为方伯。”《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唐 韩愈 《送许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抚。”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亮工
谓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语本《书·舜典》:“钦哉,惟时亮天功。” 孔 传:“各敬其职,惟是乃能信立天下之功。”《清史稿·仁宗纪》:“其於风俗之淳薄,尤当时时体察,潜移默化,整纲飭纪,正人心以正风俗。亮工熙绩,莫重於斯。”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事因
事情的原委、因由。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今京降官罢相,乃止有麻制,又録黄各一道,并无事因。”《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前集》:“茶汤以罢交盂酒,酒至三杯説事因。”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辞劳
因怕辛劳而推却。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出不辞劳,入不数功。”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貲》诗:“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劳。”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孟冬
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雇役
(1).出钱雇服徭役的人。《宋史·食货志上五》:“使民出泉雇役,即先王致民财以禄庶人在官者之意。”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今者徒闻 江 浙 之间,数郡雇役,而欲措之天下,是犹见 燕 晋 之枣栗, 岷 蜀 之蹲鴟,而欲以废五穀,岂不难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七:“ 温公 欲復差役, 东坡 力争,欲仍行雇役,人皆是 东坡 而非 温公 。不知雇役便在一时,差役利在万世。”
(2).受雇的仆役。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他国之神权,以君主为天帝之化身, 中国 之神权,以君主为天帝之雇役。”
雇人服役。 宋 王安石 制订新法“雇役法”(即免役法),令民输钱于官,更募人以代役。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胥吏》:“自 王安石 改差役为僱役,而奔走服役者亦化而为胥吏矣。”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首夏
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吴沛霖 《春尽日寄林三金陵》诗:“倘许一缄重报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后代
(1)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子孙后代
留传给后代
(2) 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
这些远古的事,大都是后代人们的推测
(3) 动植物的后裔
异种杂交的小麦后代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长计
(1).求取长远利益的谋略。《战国策·楚策一》:“ 楚国 僻陋,託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史记·苏秦列传》:“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魏书·袁翻传》:“一二年后,足食足兵,斯固安边保塞之长计也。” 清 唐甄 《潜书·主进》:“古之大臣,於政事无所不达,於社稷之长计无所不周。”
(2).良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从之, 权 果輟计”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 操 ,使敌乘其隙,非长计也。”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慎终
①慎重地考虑到事情的后果。也泛指谨慎;慎重:慎终于始|慎终如初。②指居丧能尽礼:慎终追远。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起民
发动民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言未卒,而 季孙 使者至,让曰:‘ 肥 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使弟子止徒役而飡之,将夺 肥 之民耶?’”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永念
念念不忘。《书·大诰》:“予永念曰:‘天维丧 殷 ,若穡夫,予曷敢不终朕亩。’”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抚事永念,胡寧可昧。” 明 何景明 《青石崖栈》诗:“慎尔千金驱,永念垂堂语。”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