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作者:许有壬 朝代:元代
[水龙吟]水龙吟原文
历观今古名臣,求如公者人能几。
平生勋业,行其无事,一诚而已。
方信名言,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正乾坤清晏,飘然高蹈,非明哲、安能此。
太古岁寒松柏,尽春风、闹开桃李。
傅岩霖雨,苏门风月,无非天理。
莫讶求闲,从来老眼,阅人多矣。
待他年,凤诏九重重下,为苍生起。
[水龙吟]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的作者是谁?答:许有壬
问:水龙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水龙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许有壬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有壬
[水龙吟]许有壬水龙吟 书法图
水龙吟书法作品
[水龙吟]参考注释
[水龙吟]历观
逐一地看。 汉 冯衍 《显志赋》:“歷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歷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 伊 周 之位者有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歷观 秦 汉 以及 五代 ,諫諍而死盖数百人。” 清 方东树 《昭昧詹言·通论七律》:“歷观小才,多是辞不能达意。”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历观国内无一佳象,而仆则思想颇变迁,毫不悲观。”
汉 代楼观名。《汉书·扬雄传》:“登 歷观 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 颜师古 注:“ 舜 耕 歷山 ,故云然。”
[水龙吟]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水龙吟]名臣
有名的贤臣。《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唐 吕延济 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於后代者也。” 宋 梅尧臣 《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 鲁迅 《坟·论“ * !”》:“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水龙吟]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水龙吟]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水龙吟]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水龙吟]一诚
犹言专诚。《淮南子·说林训》:“ 管子 以小辱成大荣, 苏秦 以百诞成一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上以 周 孔 为关键,毕志一诚;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无论诗古文词,推到极处,总以一诚为主。”
[水龙吟]而已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水龙吟]名言
1.称说;描述。 2.著名的言论或话语。
[水龙吟]臣门如市
语出《汉书·郑崇传》。喻车马盈门,谒见奔走者甚多。 金 元好问 《过希颜故居》诗之二:“臣门如市心如水,世俗论量恐未公。”参见“ 臣心如水 ”。
[水龙吟]臣心如水
(1).谓为臣者廉洁奉公,心清如水。《汉书·郑崇传》:“﹝ 赵昌 ﹞知其见疏,因奏 崇 与宗族通,疑有姦,请治。上责 崇 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 崇 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2).用为清静自如之喻。 冰心 《寄小读者》九:“我神志很清明,却又混沌,一切感想都不起,只停在‘臣心如水’的状态之中。”
[水龙吟]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水龙吟]清晏
亦作“ 清宴 ”。1.清平安宁。《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拓平 西夏 ,方隅清晏。”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宴。” 清 吴伟业 《赠文园公》诗:“君臣朋友尽和平,四海熙然致清晏。”
(2).清净明朗。《陈书·高祖纪下》:“先是氛雾,昼夜晦冥,至于是日,景气清晏。” 元 范梈 《四月八日访闽粤王无诸古城》诗:“维夏气清宴,原藪树蘢葱。”
(3).清闲。《汉书·诸葛丰传》:“臣窃不胜愤懣,愿赐清宴,唯陛下裁幸。” 唐 元稹 《苦雨》诗:“夜来稍清晏,放体阶前呼。” 清 姚鼐 《宝扇楼后记》:“依天日之辉光,侍清宴之閒暇。”
(4).清雅的宴集。《初学记》卷十四引 晋 成公绥 《延宾赋》:“延宾命客,集我友生,高谈清宴,讲道研精。” 唐 孟郊 《严河南》诗:“何必红烛娇,始言清晏阑。”
[水龙吟]飘然
(1) 形容飘摇的样子
(2) 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
飘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水龙吟]高蹈
(1) 远游
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2) 过隐居的生活
嘉遯龙盘,玩世高蹈。——晋· 张协《七命》
[水龙吟]明哲
明智、通达事理
知之曰明哲。——《书·说明上》
而况于明哲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水龙吟]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水龙吟]岁寒松柏
以岁寒时的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
岁寒,然后知桦柏之后周乡也。——《论语·子罕》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唐·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昌辞李相公》
[水龙吟]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水龙吟]闹开
犹闹翻。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
[水龙吟]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水龙吟]傅岩
(1).亦称“ 傅险 ”。古地名。相传 商 代贤士 傅说 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书·说命上》:“ 説 筑 傅巖 之野。” 孔 传:“ 傅氏 之巖在 虞 虢 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 説 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史记·殷本纪》:“得 説 於 傅险 中。是时, 説 为胥靡,筑於 傅险 。” 司马贞 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巖’也。” 张守节 正义引《地理志》:“ 傅险 即 傅説 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 圣人窟 ,在今 陕州 河北县 北七里,即 虞国 、 虢国 之界。又有 傅説祠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 傅巖 ,县( 平陆县 )东三十五里,即 殷 相 傅説 隐处,俗名 圣人窟 。其地亦曰 隐贤社 。”
(2). 殷 相 傅说 曾隐于 傅岩 ,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井邑 傅巖 上,客亭云雾间。” 宋 苏轼 《答曾学士启》:“贱如莘野,犹为席上之珍;远若 傅巖 ,尽入彀中之选。”
[水龙吟]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水龙吟]苏门
山名。在 河南省 辉县 西北。又名 苏岭 、 百门山 。 晋 孙登 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 孙登 。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阮籍 之见 苏门 ,止闻鸞啸。” 唐 庞德公 《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 峴亭 清夜月,与君长啸学 苏门 。”参见“ 苏门啸 ”。
[水龙吟]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水龙吟]无非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水龙吟]天理
(1) 自然法则;天道,天然的组织结构
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
(2) 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 * 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做[天理]
(3) 道义
(4) 天性
[水龙吟]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水龙吟]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
(2).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唐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水龙吟]阅人多矣
形容人阅历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坏以至于他的前程。
[水龙吟]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水龙吟]凤诏
即诏书。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 唐 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右 银臺 路雪三尺,凤詔裁成当直归。” 元 陈樵 《送李仲积北上》诗:“峩峩 黄金臺 ,凤詔求贤材。”参见“ 詔书 ”。
[水龙吟]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水龙吟]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元代,许有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