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篇】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远游篇]远游篇原文
少年重意气,辞家远行游。
高谈蔑卿相,峻节凌九秋。
仗剑谒明主,挟策干诸侯。
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骅骝困短步,翻为驽马羞。
虚名不足慕,抗亦追浮丘。
至言发深省,遐览隘九州。
书功佐天政,美恶无不筹。
麾幢周四表,骑卫罗天驺。
箫鼓鸣清歌,解驾沧浪洲。
金石易消朽,生死真蜉蝣。
[远游篇]诗词问答
问:远游篇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远游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
[远游篇]参考注释
[远游篇]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远游篇]意气
(1)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精神;神色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志趣
意气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远游篇]辞家
(1).离别家园。《后汉书·方术传下·上成公》:“其初行久而不还,后归,语其家云:‘我已得仙。’因辞家而去。”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旧唐书·柳浑传》:“千里辞家,以干微禄。”
(2).指辞赋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鬱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
[远游篇]行游
亦作“ 行游 ”。出行;出游。《战国策·韩策二》:“ 严仲子 辟人,因为 聂政 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僕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僕则行游四方,效古人之求友。” * 《和 * 同志初游庐山》诗:“行游险处防盲目,嚮导堪称指路碑。”
见“ 行游 ”。
[远游篇]高谈
亦作“ 高谭 ”。1.侃侃而谈,大发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 北周 庾信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变白马,雄辩塞 飞狐 。” 明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蟹羹鱼炙行日夕,高谈话昔情逾敦。” 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谈‘男女之大防’的,岂非就是他这班‘社会的栋梁’么?”
(2).不切实际的议论。 晋 葛洪 《抱朴子·官理》:“昔 衞灵 听圣言而数惊, 秦孝 闻高谈而睡寐。”
(3).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 宋 秦观 《送乔希圣》诗:“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 尧 禹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高谭羣儿惊,健笔小儒怍。”
[远游篇]卿相
执政的大臣。《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 齐 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起 不为卿相,不復入 卫 。”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为王侯、卿相、师儒,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无阶级之害。”
[远游篇]峻节
高尚的节操
[远游篇]九秋
(1).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华罗庚 《病中斗·寄老战友》诗:“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
(2).指九月深秋。 唐 陆畅 《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臺前。”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为甚么桃花向三月奋发、菊花向九秋开罢?”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菊有黄华则九秋矣,故秋怀以是终也。”
(3).九年。 汉 张衡 《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唐 刘禹锡 《谪九年赋》:“古称思妇,已歷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 傅尃 《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梦,一夜西风满地霜。”
(4).曲名。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远游篇]仗剑
持剑。《史记·淮阴侯列传》:“及 项梁 渡 淮 , 信 仗剑从之。” 唐 韩偓 《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围作》诗:“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 清 戴名世 《窦成传》:“ 成 仗剑从军,为小卒,无所知名。”
[远游篇]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远游篇]挟策
亦作“ 挟筴 ”。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陆德明 释文:“筴字又作策, 李 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2).胸怀计谋、建议。 明 宋濂 《<桂氏家乘>序》:“ 周 末有 季楨 者,与其弟 眭 挟策以干诸侯。”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李大钊 《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3).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长安 有媒 鲍十一娘 者……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挟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伤者,仇人尤而执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自家 鲍四娘 ,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筴追锋,还推老手。” 周咏 《去国吟》:“中原到处不可居,何如挟策出国身还慊。立马斯须别亲友,离情又触长亭柳。”
[远游篇]诸侯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远游篇]众目
(1).众人的眼睛。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 唐 张籍 《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宋 曹勋 《远游篇》:“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2).指众人的眼前。 茅盾 《子夜》九:“我是没有秘密的。就像对于女人--假使 荪甫 有相好的女人,未必就肯公之众目。”
[远游篇]康瓠
空壶,破瓦壶。多用以喻庸才。《尔雅·释器》:“康瓠谓之甈。” 郝懿行 义疏引《说文》:“康瓠,破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歌 秦 缶,宝康瓠,世皆然。”
[远游篇]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远游篇]暗投
犹明珠暗投。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明 王世贞 《赠茅生》诗:“暗投多失色,《孤愤》少知音。依旧 丰城 剑,空悬 燕市 金。”
[远游篇]骅骝
亦作“ 驊駵 ”。 周穆王 八骏之一。泛指骏马。《荀子·性恶》:“驊騮騹驥纤离緑耳,此皆古之良马也。” 杨倞 注:“皆 周穆王 八骏名。”《史记·秦本纪》:“ 造父 以善御幸於 周繆王 ,得驥、温驪、驊駵、騄耳之駟,西廵狩,乐而忘归。” 唐 耿湋 《上将行》:“櫪下驊騮思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井蛙骅骝》:“井蛙不可以语海,其见小也;驊騮不可以捕鼠,其用大也。小大虽殊,其不适用一也。”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恨不得一步驊騮骋到 瀟湘 。” 柳亚子 《叔老病中惠题<羿楼客籍>第一册次韵奉和》:“摇笔书生盛唱酬,天马行空似驊騮。”
[远游篇]驽马
(1) 不能快跑的马
(2) 累垮了的、劣性的或无用的马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 筋疲力竭的、衰弱得不能动的或者在其他方面不健康的马
[远游篇]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远游篇]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远游篇]浮丘
(1).即 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李善 注引《列仙传》:“ 浮丘公 接 王子乔 以上 嵩高山 。” 唐 李白 《凤笙篇》:“莫学吹笙 王子晋 ,一遇 浮丘 断不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见寄》诗:“何时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将昇第九天。” 宋 司马光 《游仙曲》之二:“何时得接 浮丘 袂,沧海横飞万餘里。”参见“ 浮丘公 ”。
(2).复姓。 汉 有 浮丘伯 。见《汉书·儒林传·申公》。
[远游篇]至言
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
至言不可不察
[远游篇]深省
深深地觉醒
发人深省的教训
[远游篇]遐览
(1).看得远,远望。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假目以遐览,借耳以广听。” 唐 宋之问 《上巳泛舟昆明池宴宗主簿序》:“纵目遐览,识皇代之承平;得意同归,有吾儕之行乐。” 明 刘基 《龙虎台赋》:“明四目以遐览,沛仁泽於九垓。”
(2).往远方访察游览。 晋 傅咸 《小语赋》:“折薜足以为櫂,舫粒糠而为舟,将远游以遐览,越蝉溺以横浮。” 宋 马令 《南唐书·邓王从益传》:“秋山滴翠,暮壑澄空,爱公此行,畅乎遐览。” 明 管讷 《和陆伴读闿过梅根》:“江行愜素怀,遐览匪游冶。”
(3).广泛阅览。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墙之徒,比肩而接武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不窥牖以遐览,判微言而靡惑。”
[远游篇]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远游篇]天政
谓自然的制约犹如政令、律令。也指天的职能。《荀子·天论》:“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杨倞 注:“天政,言如赏罚之政令。”《大戴礼记·少閒》:“天政曰正。”参见“ 地政 ”。
[远游篇]美恶
(1).美丑;好坏。指财货、容貌、年成、政俗等。《荀子·儒效》:“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镜以精明,美恶自服。”《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是非。《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郑玄 注:“美恶,説之是非也。”
[远游篇]无不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远游篇]麾幢
官员出行时仪仗中的旗帜。《三国志·吴志·全琮传》“ 权 召 琮 还 牛渚 ,罢 东安郡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琮 还,经过 钱唐 ,修祭坟墓,麾幢节盖,曜於旧里。”
[远游篇]四表
(1).指四方极远之地,亦泛指天下。《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颖达 疏:“圣德美名,充满被溢於四方之外,又至於上天下地。”《魏书·西域传序》:“ 太祖 初,经营中原,未暇及於四表。” 唐 李德裕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
(2).古代谶纬家谓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礼记·月令》 孔颖达 题解引 汉 郑玄 注《尚书考灵曜》:“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於天之中……地与星辰俱有四游。”《《续博物志》卷一引《尚书考灵曜》》:“二十八宿之外,上下东西,各有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表。”
[远游篇]罗天
即大罗天。《云笈七籤》卷二一:“於此界外八方世界,皆上有罗天重重,别置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亦与南天下宛利同无异也。”参见“ 大罗天 ”。
[远游篇]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远游篇]清歌
(1) 无乐器伴奏的歌唱
(2) ∶清脆的歌声
[远游篇]解驾
(1).停车驻马。《后汉书·郭躬传》:“ 汝南 有 陈伯敬 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马,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止。”《南史·刘湛传》:“﹝ 湛 ﹞善论政道,并諳前代故事,听者忘疲。每入 云龙门 ,御者便解驾,左右及羽仪随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为常。”参见“ 解鞅 ”。
(2).去世的婉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 太元 元年,解驾违世。”
[远游篇]沧浪洲
传说中的海岛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大业 元年,为过海使判官,遇风浪坏船,黑雾四合,同济者皆不救,而 藏几 独为破木所载,殆经半月,忽达于洲岛间,洲人问其从来, 藏几 具以事对。洲人曰:此乃 沧浪洲 ,去中国已数万里。”
[远游篇]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远游篇]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远游篇]蜉蝣
亦作“ 蜉蝤 ”。1.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毛 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 颜师古 注:“蝤音由,字亦作蝣。” 晋 郭璞 《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否则只好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
(2).比喻微小的生命。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聚义》:“云天谊,詎可量,匡救蜉蝣离虎狼,復垂怜閫内荆釵,使夫妻团圆无恙。”
(3).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 韩 柳 门户,而先扫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轻 温 李 :何蜉蝣之多也。”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后》:“此而羣喙犹未息也,吾请质诸圣训以扫俗学之蜉蝣,稽诸圣言以靖伪儒之簧鼓。”
(4).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五代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轂轆钓鱼车。”
宋代,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