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倅见惠十篇】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和王倅见惠十篇]和王倅见惠十篇原文
伊昔晋室雄,风流蔼於门。
至今掇危科,儒行归后昆。
子舍江左来,应喜今尚存。
[和王倅见惠十篇]诗词问答
问:和王倅见惠十篇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和王倅见惠十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
[和王倅见惠十篇]曹勋和王倅见惠十篇 书法图
和王倅见惠十篇书法作品
[和王倅见惠十篇]参考注释
[和王倅见惠十篇]伊昔
从前。《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伊昔有皇,肇济黎蒸。” 李善 注:“《尔雅》曰:‘伊,惟也。’ 郭璞 曰:‘发语辞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侍中》:“伊昔值世乱,秣马辞帝京。” 唐 刘希夷 《相和歌辞·白头吟》:“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和王倅见惠十篇]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和王倅见惠十篇]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和王倅见惠十篇]危科
高科。科举名登前列。《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吾弟聪明才智,早掇危科。”参见“ 危第 ”。
[和王倅见惠十篇]儒行
(1).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礼记·儒行》:“ 哀公 曰:‘敢问儒行?’”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 瓛 则 关西 孔子 ,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 鲁迅 《坟·寡妇主义》:“这种言动,自然也许是合于‘儒行’的罢。”
(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唐 刘长卿 《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诗:“ 贾生 年最少,儒行 汉 庭闻。”
(3).谓斯文地慢步行走。 汉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
[和王倅见惠十篇]后昆
亦作“ 后緄 ”。后嗣;子孙。《书·仲虺之诰》:“垂裕后昆。”《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追羡遗绩,纪述前勋,於是刊碑,以示后緄。” 宋 苏轼 《吊徐德占》诗:“死者不可悔,吾将遗后昆。”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敢契贞石,以励后昆。”
后昆。后代;后嗣。后,通“ 后 ”。 明 无名氏 《玉环记·延赏庆寿》:“止因无子,他日招壻,以续后昆。”
[和王倅见惠十篇]子舍
(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 司马贞 索隐:“ 刘 氏谓小房内,非正堂也。 小颜 以为诸子之舍,若今诸房也。” 宋 梅尧臣 《送任太傅归省西都》诗:“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2).借指儿子;儿女。 宋 富弼 《韩国华神道碑》:“教子舍悉用经术而济之以严。”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张公行状》:“初,公至郡,谍报‘虏主祈 太清宫 ,且窥边州’,人大恐, 定远县 逃奔几尽,公不为动,但遣承局趣取子舍,远近安之,亡者復还。”
[和王倅见惠十篇]江左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偏安江左
[和王倅见惠十篇]尚存
现在还存在
办事处的遗迹尚存
宋代,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