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诣李侍郎】_王鲁复 | 唐代

【诣李侍郎】作者:王鲁复 朝代:唐代

[诣李侍郎]诣李侍郎原文

文字元无底,功夫转到难。
苦心三百首,暂请侍郎看。

[诣李侍郎]诗词问答

问:诣李侍郎的作者是谁?答:王鲁复
问:诣李侍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诣李侍郎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王鲁复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鲁复

[诣李侍郎]王鲁复诣李侍郎 书法图

【诣李侍郎】_王鲁复 | 唐代
诣李侍郎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70-24

[诣李侍郎]参考注释

[诣李侍郎]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诣李侍郎]无底

(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列子·汤问》:“有大壑焉……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 晋 陆机 《从军行》:“谿谷深无底,崇山鬱嵯峨。”

(2).无限度;无穷尽。《后汉书·张纲传》:“甘心好货,纵恣无底。”《西游补》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鸳鸯无底,见他俩个把我做阁板上货,我哪得不生悲怨!”

(3).谓不知底细。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到底是真是假, 周祺 心中无底。”

[诣李侍郎]功夫

(1) 武术技能,有时也代指武术

练功夫

(2) 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也作[工夫]

吾乃当以十九日亲祠,而昨出已见治道,得雨更治,徒弃功夫。——《三国志·沙帝纪·齐王芳》

(3) 素养、本领、造诣

宋文帝书,自云可比 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 羊欣,功夫少于 欣。]——《南齐书·王僧虔传》

[诣李侍郎]苦心

(1) 辛苦耗费的心思或精力

一片苦心

(2) 费尽心思

苦心经营

[诣李侍郎]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诣李侍郎]侍郎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

兵部侍郎

,

【诣李侍郎】_王鲁复 | 唐代
  •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_刘禹锡 | 唐代
  •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_刘禹锡 | 唐代 >>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_刘禹锡 | 唐代...

    【诣李侍郎】_王鲁复 | 唐代
  • 【广陵别郑处士】_高适 | 唐代
  • 【广陵别郑处士】_高适 | 唐代 >> 【广陵别郑处士】_高适 | 唐代...

    【诣李侍郎】_王鲁复 | 唐代
  • 【金山】_李建勋 | 唐代
  • 【金山】_李建勋 | 唐代 >> 【金山】_李建勋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