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眼儿媚·秋闺】_沈榛 | 明代

【眼儿媚·秋闺】作者:沈榛 朝代:明代

[眼儿媚·秋闺]眼儿媚·秋闺原文

秋草萋萋夕阳西。

点点泪痕低。

一声画角,数行疏柳,寂寞鸦啼。

雁书不见天涯杳。

愁对落花蹊。

沉吟无语,辽西梦断,月照幽闺。

[眼儿媚·秋闺]诗词问答

问:眼儿媚·秋闺的作者是谁?答:沈榛
问:眼儿媚·秋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沈榛的名句有哪些?答:沈榛

[眼儿媚·秋闺]注释

1. 押齐韵

[眼儿媚·秋闺]参考注释

[眼儿媚·秋闺]萋萋

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诗

[眼儿媚·秋闺]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眼儿媚·秋闺]点点

(1)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2)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眼儿媚·秋闺]泪痕

眼泪留下的痕迹

满脸泪痕

[眼儿媚·秋闺]画角

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水浒传》第十二回:“将臺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 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

[眼儿媚·秋闺]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眼儿媚·秋闺]雁书

书信。 唐 王勃 《九日怀封元寂》诗:“今日 龙山 外,当忆雁书归。” 金 钱抱素 《台城路》词:“碧云深处遥天暮,经年雁书沉影。”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雁书寄到君前,我倩谁怜。”参见“ 雁足书 ”。

[眼儿媚·秋闺]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眼儿媚·秋闺]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眼儿媚·秋闺]花蹊

犹花径。《宣和画谱·人物一》:“ 张萱 ,京兆人也,善画人物……其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醉隐记》:“或藉花蹊,或荫竹屿……皆无不醉之时,无不醉之地。”

[眼儿媚·秋闺]沉吟

(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眼儿媚·秋闺]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眼儿媚·秋闺]辽西

辽河以西的地区,就是辽宁省的西部

[眼儿媚·秋闺]梦断

犹梦醒。 唐 李白 《忆秦娥》词:“簫声咽, 秦 娥梦断 秦 楼月。” 元 尹公远 《尉迟杯·题卢古溪响碧琴所》词:“何事梦断湖山,尚 九里 松声,八月潮怒。” 清 钱谦益 《西湖杂感》诗之五:“残灯彷彿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牀。”

[眼儿媚·秋闺]幽闺

深闺。多指女子的卧室。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燕语彫梁,状对幽闺之语。” 唐 崔曙 《古意》诗:“独自幽闺里,夜夜苦更长。”《红楼梦》第九十回:“致使幽闺弱质,弄得这般凄凉寂寞!”

,,,

  •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其四】_江源 | 明代
  •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其四】_江源 | 明代 >>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其四】_江源 | 明代...

  • 【水龙吟·写怀】_叶绍袁 | 明代
  • 【水龙吟·写怀】_叶绍袁 | 明代 >> 【水龙吟·写怀】_叶绍袁 | 明代...

  • 【麦秀歌】_朱纯 | 明代
  • 【麦秀歌】_朱纯 | 明代 >> 【麦秀歌】_朱纯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