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养源书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养源书屋]题养源书屋原文
陟降由来必就卑,养源恰此俯清池。
标秋九节宜赏日,似水一心正澈时。
不是郑卿为遁语,却输杜老咏雄词。
简吟七首西舂隐,学古应教罢搆思。
[题养源书屋]诗词问答
问:题养源书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养源书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养源书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养源书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
2. 今岁黄绫诗本已几盈帙意欲简咏而今日至香山正逢重九吟与难孤于是登陟所经偶尔得句辄即成什白早至宴息之时不觉已得七首诚为结习难忘耳
[题养源书屋]参考注释
[题养源书屋]陟降
(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传:“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马瑞辰 通释:“《集传》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陟降左右,诚达幽圆。” 宋 陈亮 《重华宫正谢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寿;陟降在帝,孰知 文后 之声!”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灵游。”
(2).犹往来。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今则囊如悬罄,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栈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大礼史 王曾 言:‘皇帝执玉被衮,酌献七室,而每室奏乐章,恐陟降为劳,请节宫架之奏。’” 王国维 《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古又有陟降一语,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不必兼陟与降二义。”
(3).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新唐书·历志三上》:“中晷长短,谓之陟降。景长则夜短,景短则夜长。积其陟降,谓之消息。”
[题养源书屋]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题养源书屋]养源
亦作“ 养原 ”。保养本源,涵养本性。《荀子·君道》:“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宋 苏辙 《示儿》诗:“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题养源书屋]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题养源书屋]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题养源书屋]雄词
气势雄壮的词句。 唐 岑参 《送魏升卿》诗:“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词健笔皆若飞。” 宋 苏轼 《故李承之待制六丈挽词》:“疑公 李北海 ,慷慨多雄词。”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开场》:“雄词惊四座,压倒羣英。”
[题养源书屋]学古
学习研究古代典籍。《书·周官》:“学古入官。” 孔 传:“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官治政。” 唐 陈陶 《续古》诗之二五:“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 宋 黄庭坚 《次韵张询斋中晚春》:“学古编简残,怀人江湖永。” 明成祖 《赐太子少师姚广孝七十寿诗》:“斯文逢盛世,学古振儒风。”
[题养源书屋]应教
魏 晋 以来称应诸王之命而和的诗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历山草堂应教》诗。 唐 王维 有《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 赵殿成 笺注:“ 魏 晋 以来,人臣放文字间,有属和於天子,曰应詔;於太子,曰应令;於诸王,曰应教。”
[题养源书屋]搆思
运用心思。多指作文时的思考。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奇肱国》:“因风搆思,制为飞轮。”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五:“观其命句,可以见学植之深浅;即其搆思,可以见器业之大小。”《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东坡 ﹞想要做一篇《三峡赋》,结搆不就。因连日鞍马困倦,凭几搆思,不觉睡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搆思,全凭天分。”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