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作者:李复 朝代:宋代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原文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沂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诗词问答
问:《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的作者是谁?答:李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复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参考注释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九仞
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孔 传:“八尺曰仞。” 陆德明 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赵岐 注:“軔,八尺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 宋 叶适 《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郭沫若 《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不回
正直,不行邪僻。《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 元载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逊。”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虚牝
(1).空谷。亦比喻无用之地。《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李善 注引《大戴礼记》:“丘陵为牡,谿谷为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清 钱谦益 《石笋矼》诗:“侧足临大荒,倾耳扣虚牝。” 柯灵 《香雪海·时间》:“但是六十生涯,从头细数,已往的半百之年,却只能算是掷于虚牝了。”
(2).谓白白地浪费。 寅半生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 蟠溪子 自叙有云:‘念今日需译之急,而乃虚牝光阴,消磨精力于小説家言,不几令有识者齿冷乎?’”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溪流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曲折
(1) 弯曲
一条曲折的小路
(2) 委曲
巷道曲折
(3) 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
这件事情里面还有不少曲折
(4) 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湍激
水流猛急。 唐 独孤及 《慧山寺新泉记》:“使瀑布下钟,甘溜湍激,若釃醴乳喷。”《宋史·河渠志二》:“若趋深走下,湍激奔腾,惟有刮除,无由淤积,不至上烦圣虑。”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这是一个冷僻的所在,背负着大山,前面又是湍激奔腾的河流。”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两参
封建时代某些官员在初一、十五两日朝参,称为“两参”。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寺监丞大理评事已上为为两参官。”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松气
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松劲
在节骨眼上决不能松气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不群
(1).不平凡,高出于同辈。《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羣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三:“功成不受赏,高节卓不羣。”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花月痕》第七回:“不想也还有这瀟洒不羣的人,转教我自恨,见闻不广,轻量天下士了。”
(2).不合群。《楚辞·离骚》:“鷙鸟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后汉书·崔骃传》:“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羣。”《南史·齐萧子云传》:“ 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优游
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忘年
(1).忘记年月。《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於无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结 《无为洞口作》诗:“洞旁山僧皆学禪,无求无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独松》诗:“上友不羈云,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有逸才,少与 孔融 交。时 衡 未满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传》:“ 宽 当时位望,又与 大师 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恒尽忘年之欢。” 宋 苏辙 《追和张 * 道赠别绝句一首》引:“是时, 张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愿意永远和你做一个忘年的朋友。”
宋代,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