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五位】_释正觉 | 宋代

【五位】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五位]五位原文

偏中正,海云依约神山顶。
归人鬓发白垂丝,羞对秦台寒照影。

[五位]诗词问答

问:五位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五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

[五位]释正觉五位 书法图

【五位】_释正觉 | 宋代
五位书法作品

[五位]参考注释

[五位]中正

正直

[五位]依约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 唐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宋 苏轼 《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逊 《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五位]山顶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五位]归人

(1) 回归家园的人

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

(2) 指死人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唐· 李白《拟古》九

[五位]发白

缺色的,如灰的颜色的,死白的,苍白的

吓得嘴唇发白

[五位]垂丝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 唐 李白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指如丝的枝条下垂。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柳垂丝,花满树。”

(3).白发下垂。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勅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休为建隼临 淝 守,转作垂丝入 洛 人。” 唐 白居易 《白鹭》诗:“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边双白鷺,无愁头上亦垂丝?”

(4).指垂丝海棠。 宋 张元干 《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词:“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

[五位]寒照

寒天的日光。 明 杜濬 《游夹山漾》诗:“林壑罗秋姿,紫翠罥寒照。”

,

【五位】_释正觉 | 宋代
  •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_刘克庄 | 宋代
  •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_刘克庄 | 宋代 >>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_刘克庄 | 宋代...

    【五位】_释正觉 | 宋代
  • 【偈颂一百五十首】_释心月 | 宋代
  • 【偈颂一百五十首】_释心月 | 宋代 >> 【偈颂一百五十首】_释心月 | 宋代...

    【五位】_释正觉 | 宋代
  • 【颂古八首】_释元聪 | 宋代
  • 【颂古八首】_释元聪 | 宋代 >> 【颂古八首】_释元聪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