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除夜立春】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代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原文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诗词问答
问:祝英台近·除夜立春的作者是谁?答:吴文英
问: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文英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译文和注释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译文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茏。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不断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柔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注释
①除夜立春:立春一般在二月初,农历除夕日立春称为[年内春],如果正月初一立春,则称为[岁朝春]。
②剪红情,裁绿意:指剪裁成红花绿叶。
③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钗股:花上的枝权。
④残日:指除岁。
⑤添烛西窗:化用李商隐《夜丽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
⑥侵晓:指天亮。
⑦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
⑧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
⑨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开,同[掰]。
⑩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
镜中路:湖水如镜。
吴霜:指头发变白。李贺《还自会稽》:[吴霜点归鬓。]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诗文赏析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即是吴文英于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吴文英生平后期,只宋宝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为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词当系于是年。
此词为作者在异乡度过除夕立春感怀而作,抒写身世飘零感慨。时值除夕之夜,一年已尽,未免愁寂,故作此词。这首词扣紧[除夜立春],前后对比,写出了词人对往昔欢乐岁月的回忆,以及如今惆怅失落的心情。
上片写除夕之日的民风民俗及夜里[守岁]喜迎新春的欢乐。[剪红情]三句写迎春民俗,点染出新春喜庆气氛。[剪]、[裁]二字将除夕前人们喜气洋洋、纷纷动手准备过新年的热闹场面逼真地展现出来。赵彦昭《奉和对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运笔细腻,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显风流,反映出人们的喜悦之情。
再写除夕守岁。[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夕阳亦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不肯轻易落山,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这两句已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放]用字尤其贴切,显示出梦窗炼字的功夫。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终于,除夕之夜降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春的清晨。[新年莺语],援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欢喜喜,均为客居他乡者的耳闻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围的热闹与欢乐更加反衬出作者的寂寞和哀伤,而且使这份寂寞的哀伤更让人难以承受。这位客居、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团圆之乐,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海绡说词》)
下片追忆往昔,将自己的孤独与上文描写的欢乐景象相对比,表达出对情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怅恨。[旧尊俎]三句回忆旧日春节宴席上,恋人斟酒共饮时温柔妩媚的样子。[曾]字点明回忆。[归梦]二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梦见自己回到当初约会的湖边,却遍寻佳人不着,反而迷失了归路,其失落惆怅之情可想而知。此二句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照。[可怜]三句概叹自己如今已老,佳人不在,有家难归,一片怅然。两鬓如霜,春寒不尽,落梅如雨。词人勾画出一片寒冷凄凉之景,这也正是词人内心情感的象征,与上文幸福热闹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人作词讲究切题。此词上片红情绿意,添烛不眠,一写[立春],一写[除夕];下片寒销不尽,切除夕,落梅如雨,切立春。起笔扣住题面,收笔落到题面。由此可见文心细密处。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对比鲜明。此种况味许多人均有体验,故最能引起共鸣。
吴文英,宋代,祝英台近,除夜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