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花翻·妓馆】作者:王翃 朝代:明代
[鹊踏花翻·妓馆]鹊踏花翻·妓馆原文
十八鬟多,寻常笑有,东风懒破朝花睡。
轻寒薄尽新妆,镜里眉山,移时点出平分翠。
清歌夜夜倩莺陪,红楼日日扶人醉。
烟际。
何处嘶来游骑。
紫衣年少贪佳丽。
柔情不断如丝,拍柳牵花,掷眼银鞭坠。
生怜燕子絮边飞,知他会妾留春意。
[鹊踏花翻·妓馆]诗词问答
问:鹊踏花翻·妓馆的作者是谁?答:王翃
问:鹊踏花翻·妓馆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
[鹊踏花翻·妓馆]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鹊踏花翻·妓馆]参考注释
[鹊踏花翻·妓馆]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鹊踏花翻·妓馆]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鹊踏花翻·妓馆]朝花
见“ 朝华 ”。
[鹊踏花翻·妓馆]轻寒
微寒。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 明 刘基 《春晓》诗:“踈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薄酒成孤坐,轻寒悵远离。”
[鹊踏花翻·妓馆]新妆
(1) 女子刚修饰好的仪容
(2) 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鹊踏花翻·妓馆]眉山
(1).《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 韩偓 《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陈师道 《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 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 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书记》。”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荡,得之 庄周 者为多。”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次韵一道, 唐 代极盛时,殊未及之…… 宋 则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长篇押至数十韵者,特以示才气过人可耳。”
[鹊踏花翻·妓馆]移时
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 祐 越坛共小史 雍丘 、 黄真 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五代 王周 《会哙岑山人》诗:“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笻。”《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移时之间,就坛前起一阵大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无日不詔入,语必移时。”
[鹊踏花翻·妓馆]平分
对等均分;对半分
平分土地
[鹊踏花翻·妓馆]清歌
(1) 无乐器伴奏的歌唱
(2) ∶清脆的歌声
[鹊踏花翻·妓馆]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鹊踏花翻·妓馆]红楼
(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长乐坊 安国寺 红楼, 睿宗 在藩时舞榭。”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宋 王庭珪 《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鬢颜如玉。”
(3).犹青楼。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
[鹊踏花翻·妓馆]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鹊踏花翻·妓馆]烟际
亦作“烟际”。云烟迷茫之处。 北齐 刘昼 《新论·通塞》:“入井望天,不过圆盖;登峯眺目,极於烟际。” 唐 李峤 《咏绫》:“何当画 秦 女,烟际坐氤氲。” 宋 苏辙 《黄楼赋》:“放田渔於江浦,散牛羊於烟际。” 元 李存 《送倪东江之上元县主簿》诗:“沙头烟际挹征襟,嚼尽梅花出短吟。”
[鹊踏花翻·妓馆]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鹊踏花翻·妓馆]游骑
(1).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陈书·侯安都传》:“ 徐嗣徽 、 任约 等引 齐 寇入据 石头 ,游骑至于闕下。”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狄陷 岳阳 ,游骑至 平江 。”《水浒传》第九二回:“只见 花荣 等五将,领游骑从西哨探过东来。”《花月痕》第四五回:“对面忽来一队游骑,车夫望风而遁,当头一个少年望着 碧桃 ,便跳下马抢了,飞鞭而去。”
(2).武官名。《隋书·百官志下》:“吏部又别置……武骑、屯骑、驍骑、游骑、飞骑、旅骑、云骑、羽骑八尉。其品则正六品以下,从九品以上。”
指流动突袭的骑兵。《晋书·苟晞传》:“初, 越 疑 晞 与帝有谋,使游骑於 成皋 间获 晞 使,果得詔令及朝廷书,遂大构疑隙。”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浑公 先与 羌 军和好,使其游骑引之,取路於 东原 而入。”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熟羌 卖马尝入塞,将军游骑不出边。”
[鹊踏花翻·妓馆]紫衣
(1).紫色衣服。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昔紫衣贱服,犹化 齐 风。”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宫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2).古代公服。 春秋 战国 时国君服用紫。 南北朝 以后,紫衣为贵官公服,故有朱紫、金紫之称。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左传·哀公十七年》:“ 良夫 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 杜预 注:“紫衣,君服。三罪,紫衣、袒裘、带剑。”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居三年,州称治。”
(3).借指贵官。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 吴塘山 ,滨临 太湖 ,两峰夹峙,为吾 锡 形胜之地,谓之 吴塘门 。《鈐记》有云: 吴塘 东, 吴塘 西,玉兔对金鷄,代代出紫衣。”
(4).紫色袈裟。 唐 武则天 赐僧人 法朗 等九人紫袈裟、银鱼袋,为僧人赐紫之始。 唐 郑谷 《寄献狄右丞》诗:“逐胜偷閒向 杜陵 ,爱僧不爱紫衣僧。” 宋 苏轼 《答宝月大师书》之一:“累示及 瑜隆 紫衣师号,近为干得 王詵 駙马奏 瑜 为 海慧大师 文字,更旬日方出。”参阅《释氏要览上·法衣》。
[鹊踏花翻·妓馆]年少
1、:年轻
例子:青春年少 | 年少有为。
《史记·秦始皇本纪》:“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开美(袁赋正)、与参(袁赋诚)年少力学,好观古人成败之迹,开美固著书名山,而与参则乘时建树,所在藉藉。”
2、:青少年(多指男子)
例子:翩翩年少| 英俊年少五陵年少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鹊踏花翻·妓馆]佳丽
(1) 美丽
(2) 美貌的女子
(3) 美好
[鹊踏花翻·妓馆]柔情
温柔的感情
[鹊踏花翻·妓馆]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鹊踏花翻·妓馆]生怜
(1).产生怜爱之情。 清 洪昇 《长生殿·夜怨》:“宠极难拚轻捨,欢浓分外生怜。”
(2).犹可怜。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新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清 纳兰性德 《山花子》词:“林下荒苔 道韞 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鹊踏花翻·妓馆]燕子
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鹊踏花翻·妓馆]春意
(1)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妓馆,明代,王翃,鹊踏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