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_曾丰 | 宋代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作者:曾丰 朝代:宋代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原文

一团烟火百十家,一丛林木千万花。
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
诗人多爱疑可赏,舟人多忌戒无往。
中途还未免迷行,初意得无成妄想。
渔翁禅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
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归帆春水肥。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诗词问答

问:《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 书法图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_曾丰 | 宋代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书法作品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参考注释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一团

(1).表数量。用称一件圆形的东西。 唐 白居易 《能无愧》诗:“一团香絮枕,倚坐稳於人。” 宋 陆游 《岁暮》诗之四:“噉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团丝。”

(2).表数量。一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马頷繫朱缨,栲栲来大一团火。”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 茅盾 《子夜》四:“﹝她﹞猛的在 阿金 肩头咬了一口,扭成一团打起来。”

(3).表数量。一片。 唐 戎昱 《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诗:“一团青翠色,云是 子陵 家。”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间》:“我只説他替我娶亲,是一团好意。”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回想过去时代,凡是游览地方、公共场所,往往一片凌乱,一团肮脏。”

(4).表数量。一股。《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张金凤 见 何玉凤 虽是在那里默坐不语,眉宇之间却露着一团怒气。”

(5).古代的一个地方居民组织。《隋书·食货志》:“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续通典·食货七》:“ 周世宗 显德 五年,詔诸道州府令团併乡村,大率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

(6).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历代不同。 隋 代骑兵以十队为一团,每队百人;步兵以二十队为一团。见《隋书·礼仪志三》。 清 末新军制直至解放前,团皆隶属于旅,而亦常有变化。今一般隶属于师,一团下辖若干营。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百十

一百上下

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百十来斤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林木

(1)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树林

林木葱郁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浪游

漫游

浪游四海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奇遇

(1) 出乎意料之外的幸会

失散40年的父子俩在街上碰见了,真是奇遇

(2) 奇特遭遇

生活中已经没有奇遇了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眼生

看上去不熟识、不认识

这个人眼生,可要防着点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舟人

船夫。《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毛 传:“舟人,舟楫之人。” 晋 木华 《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 唐 郑谷 《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多忌

(1).多猜疑;多猜忌。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成功有要,在众思欢。人之多忌,掩之实难。”《三国志·魏志·丁谧传》“於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颺 、 謐 ……等,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謐 为人外似疎略,而内多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汉武帝 、 徐乐 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尔雅翼·释兽三》:“麝性多忌,今亦未知其所以为多忌者。”

(2).谓多有不适宜而须避免的。 宋 范成大 《久病或劝勉强游适吟四绝答之》之四:“羸如蓐妇多忌,倦似田翁作劳。”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无往

犹言无论到哪里。常与“不”“非”连用,表示肯定。 晋 孙绰 《喻道论》:“意之所指,无往不通。”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清 谭嗣同 《仁学》一:“电气即脑,无往非电,即无往非我。”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想起他那首以生命写成的诗,这首诗无往不在。”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中途

半路;进程中间

中途退出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迷行

犹迷向。 宋 张耒 《叙雨》诗:“土飘尘扬兮,迷行错步。”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初意

原先的意愿。 唐 郑谷 《寄赠蓝田韦少府先辈》诗:“馆殿非初意,图书是旧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文自出机杼难》:“ 补之 因重作亭,且为之记……易而为赋,且自序云:‘或请为记,答曰:赋,可也。’盖寓述作之初意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月餘而归,甚违初意,咨嗟马上,嗒丧若偶。”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三月二十二号》:“今天不幸我却违背我的初意了。”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得无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妄想

(1) 狂妄地打算;梦想

他处于怀旧的妄想中

(2) 不能实现的打算

(3) 不能实现的非分之想

他的希望只不过是妄想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渔翁

老渔人。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水浒传》第一○三回:“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 李俊 问道:‘渔翁,有大鲤鱼吗?’”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六:“网畔一渔翁,閒取黄烟吸。”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禅伯

对有道僧人的尊称。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宗英乃禪伯,投赠有佳篇。”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西菴禪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余童年熟 不二 师名,以为古尊宿也,既而閲 元美 、 伯玉 二先生集,往往道之,始知为近代禪伯。”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成仙

成为神仙。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人慙 萧史 ,相偶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一:“ 蔡经 新学道, 王烈 旧成仙。”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还想着,他们把她带到那里也许是为教她们也成仙。”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成佛

佛教语。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添品法华经·授记品》:“当復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復如是,当得成佛。”《宋书·谢灵运传》:“太守 孟顗 事佛精恳,而为 灵运 所轻,尝谓 顗 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 灵运 前,成佛必在 灵运 后。’ 顗 深恨此言。”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今之学佛者,非学其弃 浄饭王 之位而苦行於 雪山 中也,学其能成佛之道而已。”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可知

见“ 可知道 ”。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大造

(1).大功劳;大恩德。《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则幕府无德於 兗 土之民,而有大造於 操 也。”《三国志平话》卷上:“专令 张飞 持书远见,倘蒙大造,特为解围。非特 刘备 蒙恩,抑且生灵受惠。”

(2).指天地,大自然。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业盛曩代,惠侔大造,泽及四海,功格八表。” 唐 刘长卿 《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诗:“大造功何薄,长牟气尚冤。” 明 李东阳 《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文章妙极寰区选,陶冶同归大造仁。” 清 黄景仁 《大造》诗:“大造视羣生,各如抱中儿。”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归帆

指回返的船只。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_曾丰 | 宋代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_释智朋 | 宋代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_释智朋 | 宋代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_释智朋 | 宋代...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_曾丰 | 宋代
  • 【小筑】_陆游 | 宋代
  • 【小筑】_陆游 | 宋代 >> 【小筑】_陆游 | 宋代...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_曾丰 | 宋代
  •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牲】_方岳 | 宋代
  •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牲】_方岳 | 宋代 >>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牲】_方岳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