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作者:唐弼 朝代:宋代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原文
倚天寒碧锁嵌空,咫尺丹霄有路通。
莫向明时缩头角,风云只在笑谈中。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诗词问答
问:《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唐弼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唐弼的名句有哪些?答:唐弼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 书法图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书法作品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参考注释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寒碧
(1).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寒凉的碧空。 唐 陆龟蒙 《吴俞儿舞歌·剑俞》:“技月喉,擢霜脊,北斗离离在寒碧。”
(2).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丛丛浓密的绿荫。 宋 陆游 《东湖新竹》诗:“插竹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明 胡其毅 《孔庙柏歌》:“ 大成殿 前多古柏,树树参天堕寒碧。”
(3).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清冷的湖水。 宋 姜夔 《暗香》词:“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 西湖 寒碧。” 明 文徵明 《斋前小山秽翳久关家兄召工治之》诗之二:“微风一以摇,波光乱寒碧。”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嵌空
1.亦作"嵌空"。 2.空阔。 3.凹陷。 4.玲珑。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丹霄
(1).谓绚丽的天空。 汉 贾谊 诗:“青青云寒,上拂丹霄。” 晋 庾阐 《游仙诗》:“神岳竦丹霄,玉堂临雪岭。” 唐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诗:“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康有为 《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2).帝王居处;朝廷;京都。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故愿一登文石之阶,陟丹霄之途。”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亲观文物蒙雨露,见我昔年侍丹霄。”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蒙召》:“文章事业,风流才调,咫尺丹霄。”
(3).犹上苍。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折:“我与你,乍见先已情投,一言便自机合,白首为期,丹霄可鉴。”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向明
(1).向阳。《列子·仲尼》:“ 文摰 乃命 龙叔 背明而立, 文摰 自后向明而望之。”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 函谷 忽惊胡马来, 秦 宫桃李向明开。”
(2).引申为朝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西曰 闕右门 。其中巍然而向明者,午门也。”
(3).天色微明;黎明。 南朝 梁 萧子云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之一:“於赫 有梁 ,向明而治。”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看灯遇仙》:“ 孙 又崎嶇数里,果得大道,天已向明。”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五:“只在天色向明的时候,稀疏地听见了一些枪炮的响声。”
天将亮时。《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嚮明而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卦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 黄节 《雪朝江亭同天如》诗:“嚮明一室疑非世,睡起餘魂尚满衣。”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头角
比喻青少年的气概和才华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只在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第八回:“那人问道:‘ 薛端公 在何处住?’ 董超 道:‘只在前边巷内。’”《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这酸子。’”
[和经略直阁寺丞赠刘升之蛰龙岩二首]谈中
见“ 谈言微中 ”。
唐弼,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