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释普度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原文
踏断洛阳桥,直上妙峰顶。
拈得家传黑竹篦,搅动龙渊千尺井。
四五处雷动风行,八1-1九十春花月影。
为人端的无情,独脱单提谁领。
竹篦虽折典刑存,闻见犹能发深省。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普度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普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书法图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书法作品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参考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洛阳桥
(1).指 洛阳市 天津桥 。 唐 李益 《上洛桥》诗:“何堪好风景,独上 洛阳桥 。”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韦丹 未第时, 洛阳桥 见渔者得一黿甚大, 丹 异之,买投於河。” 明 张昱 《感事》诗:“ 洛阳桥 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2).指 泉州 之 万安桥 。在 福建省 泉州市 东北 洛阳江 上,故亦称“ 洛阳桥 ”。是古代著名的梁架式大石桥。 北宋 蔡襄 守 泉州 时建成,并题名为 万安渡桥 。因造桥工程艰巨,故有海神协助修桥的神话。初成时长三百六十丈,广一丈五尺,后屡有扩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夏得海》:“ 泉州 洛阳桥 畔,有 夏将军庙 ,俗传 蔡忠惠 守 泉 时,因修桥,遣醉隶 夏得海 入海投文,得醋字而返。遂於二十一日酉时兴工。儒者多斥其妄。按 洛阳桥 託始於 忠惠 ,醉隶事则係 蔡锡 。见《明史》本传。后人因 蔡 姓而误附於 忠惠 耳。”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洛阳桥》、 清 施鸿保 《闽杂记》。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直上
(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 元 李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侯兴 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峰顶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家传
(1) 叙述家人事迹以传示其子孙的传记
(2) 另见 jiāchuán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黑竹
竹的一种。茎初长时绿色,以后遂渐变成黑色,叶子披针形,背面微带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绿色而略带紫色。茎坚韧,可以做手杖、书架等。也叫紫竹。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搅动
(1)
(2) 打破沉静
刚刚搅动神秘黑水域的小船
(3) 翻动或和弄液体
母牛常常水入池,搅动水底的泥土
(4) 扰乱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龙渊
(1).深渊。古人以为深渊中藏有蛟龙,故称。《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 汉 扬雄 《甘泉赋》:“漂龙渊而迟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 唐 刘禹锡 《伤我马词》:“金臺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清 曹寅 《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诗:“清吟彻龙渊,狂笑脱狗砦。”
(2).古剑名。《战国策·韩策一》:“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鵠鴈,当敌即斩坚。” 晋 刘琨 《扶风歌》:“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雷动风行
(1).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易·复》“復其见天地之心乎” 三国 魏 王弼 注:“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
(2).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唐 白居易 《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策》:“雷动风行,日引月长,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其费尽出於人,人实何堪其弊?” 宋 陆游 《闻虏政衰乱扫荡有期喜成口号》之一:“天开地闢逢千载,雷动风行遍九州。” 明 宋濂 《送安南使臣杜舜卿序》:“历数攸归,大统以正,德威所及,雷动风行,浩浩荡荡,覃及无际。”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春花
(1).春天的花。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爰采春花,载警秋霜。” 南朝 宋 鲍照 《中兴歌》之七:“九月秋水清,三月春花滋。”参见“ 春花秋月 ”。
(2).青春年华;少壮之时。《文选·苏武<诗>之三》:“努力爱春花,莫忘欢乐时。” 李善 注:“喻少时。” 吕延济 注:“ 武 勗其妻善爱仪容,莫忘平生欢乐之时。”
(3).旧时宫廷中立春日以金银珠翠等造饰的座花,表示迎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前 明 正统 中,每岁立春, 顺天府 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 仁寿宫 ,凡三座。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费钱九万餘。”
(4).春天开花。亦指春天开花的作物。《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发动妇女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春花田塍田坎百分之八十的草没有铲。”参见“ 春花作物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月影
(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宫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
(2).月光。 北齐 邢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月影半牀黑,虫声幽草移。” 宋 陆游 《霜月》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忽见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来。”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
他为人正直
为人正派
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为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为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为人迂讷。——《聊斋志异·促织》
(2) 与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为人
(3) 像貌特征
为人洁白晰。——《乐府诗集·陌上桑》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端的
(1) 果真;确实;果然
(2) 究竟
端的方管营、差拨两位用心。——《水浒传》
(3) 又
他端的从哪儿来?
(4) 底细;缘由;详情
我一问起,方知端的
(5) ——[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竹篦
亦作“ 竹笓 ”。1.即批头棍。一种用竹片扎成的刑具。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一:“ 沉之才 者,以棋得幸 思陵 ,为御前祗应……﹝上﹞命内侍省打竹篦二十逐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慾,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如若凡心动者,只打五十竹篦。”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綳扒弔拷受禁持,怎当拶指与竹笓。”《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自从解你去 临安府 断罪,把我提入后花园,打了三十竹篦,遂便赶我出来。”
(2).竹制梳头用具。即篦子。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闻见
(1).听到和看见。《战国策·秦策二》:“羣臣闻见者毕贺, 陈軫 后见,独不贺。”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法师醮》:“自寝至觉仅数刻,而所经歷闻见,连日言之不能尽。”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这一定是原已在别处见过,或听过的,既经先已闻见,就可知此等字别处已有,何必《文选》?”
(2).所闻所见;知识。《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小生寡昧,愿先生赐言以广闻见,然丰所敢望。” 明 李贽 《贾谊》:“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
(3).嗅到。 冰心 《晚晴集·空巢》:“你又偷偷抽烟了!妈妈和姥姥在厨房里都闻见烟味了。” 杨朔 《海市》:“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该闻见野菊花那股极浓极浓的药香。”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深省
深深地觉醒
发人深省的教训
宋代,释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