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作者:吕祖谦 朝代:宋代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原文
博洽推诸老,胸中几石渠。
暮年终反约,精义本无余。
羲易忘言后,楞伽绝笔初。
长归应不憾,旧学尽成书。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诗词问答
问: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吕祖谦
问: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吕祖谦的名句有哪些?答:吕祖谦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吕祖谦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 书法图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书法作品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参考注释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博洽
学识广博
博洽多闻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石渠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反约
反回来归纳要点。 明 何景明 《学约古文序》:“庶弗畔於 孔 门博文约礼之教,而亦徵於 孟氏 详説反约之传矣。”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 叶廷珪 有《海録》, 吴枋 有《野乘》,非不博也,而今皆不传,或者掛一漏万,未能详説而反约也。”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精义
精辟的义理
深得此中精义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无余
没有剩下的
一览无余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羲易
《周易》的别称。因 伏羲 始作八卦,故名。 宋 苏轼 《贺邻帅及监司冬至启》:“既醉太平,实具 周 诗之福;大有元吉,允符 羲 《易》之占。”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 师子国 (今 斯里兰卡 )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顶人。”
(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 明 高启 《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清 姚鼐 《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师有几’之文。此则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绝笔
(1) 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
(2) 作者或画家的最后的作品
(3) 停笔不再写下去
《春秋》绝笔于鲁哀公十四年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长归
谓逝世,去世。 北周 庾信 《周赵国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况復仙臺永别,无復簫声;傅母长归,惟留琴曲。” 唐 韩愈 《祭周氏侄女文》:“今当长归,与一世违。凡汝亲戚,孰能不哀!”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旧学
(1) 指我国未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前固有的学术
(2) 旧时所学的知识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成书
(1).完整的书。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子容 又图其形制,著为成书,上之,詔藏於祕阁。”
(2).成为一部书。 鲁迅 《<南腔北调集>题记》:“便名之曰《南腔北调集》,准备和还未成书的将来的《五讲三嘘集》配对。”
吕祖谦,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