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骤雨]骤雨原文
殢云忽迷南北峰,骤雨洗净峰头松。
无颣珠倾万栲栳,有情画浴千芙蓉。
溟濛紫碧幻晴晦,果然神妙符分龙。
须臾返照树头挂,万涧琴音一律同。
[骤雨]诗词问答
问:骤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骤雨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骤雨]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一
[骤雨]参考注释
[骤雨]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骤雨]骤雨
暴雨。《老子》:“骤雨不终日。”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访友》:“百花逢骤雨,万木怕深秋。”《花城》1981年第3期:“有次,下了场仲夏的骤雨,甜菜组的姑娘和小媳妇们,都急着忙着朝林带里躲。”
[骤雨]洗净
把衣物、器物清洗干净
把这条尼龙裤洗净
[骤雨]峰头
1.亦作"峰头"。
2.峰顶。
[骤雨]无颣
没有毛病。《淮南子·氾论训》:“ 夏后氏 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纇。” 高诱 注:“考,瑕衅也……纇,磐若丝之结纇也。”《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方琮有烛,圆珠无纇。”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盖明月之珠,不能无瑕,夜光之璧,不能无纇。”
[骤雨]栲栳
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
只见那小猴子挽着个柳笼栲栳在手里,籴米归来。——《水浒传》
栲栳圈:像笆斗那样的圆圈
[骤雨]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骤雨]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骤雨]溟濛
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上瞻既隐轸,下睇亦溟濛。——沈约《八咏》
[骤雨]果然
(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骤雨]神妙
奇妙而变化莫测
神妙的笔法
[骤雨]分龙
见“ 分龙雨 ”。
[骤雨]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骤雨]返照
亦作“ 返炤 ”。 1.夕阳,落日。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宋 林逋 《孤山后写望》诗:“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淡鸟横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
(2).夕照;傍晚的阳光。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黄昏了,室内一片夕阳的返照。”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龄 《夏客稷门僦居湖楼》诗:“湖光返炤青连屋,荷气随风香入楼。” 郁达夫 《沉沦》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阳光的返照,同金鱼的鱼鳞似的在那里微动。”《花城》1981年第1期:“由于阳光返照,她白净的脸上焕发着柔和的光彩。”
(4).犹反映。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二章:“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大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无论如何,神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
(5).佛教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己。《坛经·行由品》:“与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章敬怀暉禅师》:“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和生活》:“有僧人问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这当然不是叫问者在这句话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挡了回去,引起返照。”
[骤雨]树头
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 韩偓 《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树头。” 宋 杨万里 《病中感秋》诗:“病中一别祇三秋,况见西风在树头。”
[骤雨]一律
(1) 同一音律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
(2)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