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渎诗·其二·淮】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四渎诗·其二·淮]四渎诗·其二·淮原文
夏书桐柏导非讹,入海泗沂东会过。
奇述庚辰能制伏,封传天宝赖休和。
潜流谁识源同醴,均势今资清敌河。
一自尾闾全被占,脩防久矣事滋多。
[四渎诗·其二·淮]诗词问答
问:四渎诗·其二·淮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四渎诗·其二·淮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四渎诗·其二·淮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四渎诗·其二·淮]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三
2. 去声
[四渎诗·其二·淮]参考注释
[四渎诗·其二·淮]夏书
指记载 夏 代史事的书。《尚书》中《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旧亦称《夏书》。近人多以《禹贡》为后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为伪《古文尚书》,《甘誓》可能本是《商书》的一部分。《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杨伯峻 注:“三句在今《尚书·益稷》。”《国语·周语上》:“《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韦昭 注:“《夏书》,逸《书》也。”
[四渎诗·其二·淮]导非
诱人为非。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人臣有三罪:一曰导非,二曰阿失,三曰尸宠。以非引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
[四渎诗·其二·淮]泗沂
泗水 和 沂水 的并称。《书·禹贡》:“导 淮 自 桐柏 ,东会于 泗 沂 ,东入于海。”
[四渎诗·其二·淮]庚辰
古代传说中的助 禹 治水之神。 禹 治水,“三至 桐柏山 ,惊风走雷,石号木鸣”。 禹 怒,召集百灵,获 淮 涡 水神 无支祁 。授之 章律 、 鸟木由 、不能制。授之 庚辰 ,“ 庚辰 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 淮阴 之 龟山 之足下,俾 淮 水永安而流注海”。见 唐 李公佐 《古〈岳渎经〉》。
[四渎诗·其二·淮]制伏
用强制手段降伏
制伏罪犯
[四渎诗·其二·淮]封传
古时官府所发的出境及乘坐传车投宿驿站的凭证。传,凭证。古以木为之,书符信于上。《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 司马贞 索隐:“封传犹今之驛券。”
[四渎诗·其二·淮]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755年)
开元天宝之际。—— 宋· 苏轼《教战守》
[四渎诗·其二·淮]休和
(1).安定和平。《左传·襄公九年》:“若能休和,远人将至。” 汉 蔡邕 《协和婚赋》:“唯休和之盛代,男女得乎年齿。”《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用能免羣生於汤火,纳百姓於休和。” 张铣 注:“休和,谓祸乱已平,兵戈不用,故致之使休息和平也。”《旧唐书·玄宗纪上》:“致君亲於 尧 舜 ,济黔首於休和。”
(2).犹言平息了事。 宋 司马光 《论皇城司巡察亲事官札子》:“有百姓 * ,私用钱物休和。”《元典章·吏部三·投下》:“管人户 朱全祜 駈男 朱得兴 奸诱 班四 駈妇 腊梅 ,在逃促获,受钱私下休和。” 元 尚仲明 《三夺槊》第二折:“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躯殻。”
[四渎诗·其二·淮]潜流
(1) 地面下的水流,也指水在地下流动
(2) 比喻潜藏在内心的情感
[四渎诗·其二·淮]均势
力量相当;力量平衡的态势
保持均势
[四渎诗·其二·淮]一自
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四渎诗·其二·淮]尾闾
(1).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选·嵇康<养生论>》:“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復废,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 尾閭 ,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 尾閭 。” 清 赵翼 《逃荒》诗:“安得 尾閭 筹洩水,尽收归海出平畴。”
(2).泛指事物趋归或倾泄之所。 清 魏源 《军储篇一》:“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启超 《新民论》第二节:“民族帝国主义者何?其国民之实力,充於内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扩张权力於他地,以为我尾閭。”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报》的标准太高,外来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读者,应该要有一种日报来做尾闾,以销纳外来的投稿。”
乾隆,四渎诗,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