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惠聚上方】_沈辽 | 宋代

【惠聚上方】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惠聚上方]惠聚上方原文

卧病甬东久,偶寻吴会游。

不知陶令意,乃与身为雠。

恤隐岂不美,更恐增人愁。

黾勉有馀暇,强来访林丘。

此地多山石,鸟道与云浮。

松筠郁回合,四顾皆良畴。

仆本山野人,聊此谢羁愁。

从容日已夕,归意良悠悠。

[惠聚上方]诗词问答

问:惠聚上方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惠聚上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

[惠聚上方]注释

1. 押尤韵

[惠聚上方]参考注释

[惠聚上方]卧病

患病不起,躺在床上

[惠聚上方]吴会

(1). 秦 汉 会稽 郡治在 吴县 ,郡县连称为 吴会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吴会》:“ 西汉 时 会稽 郡治本在 吴县 ,时俗以郡县连称,故云 吴会 。”

(2). 东汉 分 会稽郡 为 吴 会稽 二郡,并称 吴 会 。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 吴会 。《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 会 。”《三国志·吴志·孙贲传》:“时 策 已平 吴 会 二郡。”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平生所乐在 吴 会 ,老死欲葬 杭 与 苏 。”《金史·完颜纲传》:“僭称位号,偷生 吴 会 。”

唐 以后,俗亦称 平江府 (今 江苏 苏州 )为 吴会 。 元 陆友仁 《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 吴会坊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 平江 为 吴会 ,意谓 吴 为东南一都会也。自 唐 以来如此,今郡中有 吴会亭 ,府治前有 吴会坊 。”

[惠聚上方]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惠聚上方]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頫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 *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惠聚上方]恤隐

忧念百姓疾苦。语本《国浯·周语上》:“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韦昭 注:“恤,忧也;隐,痛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节理人情,恤隐民事。”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下州郡玺书》:“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剖符名宇,方寄恤隐。”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詰姦鉏大猾,恤隐发深瘼。”

谓怜悯百姓的穷苦。《晋书·夏侯湛传》:“﹝ 湛 ﹞出为 野王 令。以卹隐为急,而缓於公调。” 唐 白居易 《奉敕试制书诏批答诗等·与崇文诏》:“宣朕卹隐之心,慰彼黎庶。”

[惠聚上方]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惠聚上方]黾勉

(1) 勉力;努力

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

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2) 另见 měng

[惠聚上方]来访

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惠聚上方]林丘

见“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 萨都剌 《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最喜园林动花竹,不妨城郭带林丘。”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杀气如烟蔽林坵,孤城半掩无人鬭。”

(2).指隐居的地方。 晋 谢安 《兰亭》诗:“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赋《留穷诗》,以述其志云:‘……穷自有离合,心何偏去留。踟蹰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惠聚上方]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惠聚上方]鸟道

只有鸟才能飞越的路,比喻狭窄陡峻的山间小道

[惠聚上方]云浮

(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宋 陆游 《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

(2).比喻盛多。《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朝 宋 王僧达 《释奠诗》:“异人鳞萃,淑美云浮。”

(3).喻仕进。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

[惠聚上方]松筠

松树和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梁书·元法僧等传论》:“ 侃 则临危不挠, 鸦仁 守义殞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娇鸞 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

[惠聚上方]回合

(1)

(2) 两将交锋时一方用兵器攻击一次,另一方招架一次为一个[回合]

(3) 拳击比赛所划分的三分钟的一个周期

十个回合的一次拳击比赛

(4) 摔跤比赛中的一次交锋

(5) 排球、网球比赛中双方争夺一分的往返击球

[惠聚上方]四顾

向四面环视

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阿Q正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惠聚上方]良畴

良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 江 水又东逕 穴湖塘 ,湖水沃其一县,并为良畴矣。” 唐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诗:“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清 赵翼 《过青田访刘诚意故宅》诗:“其上一洞天,良畴千顷闢。”

[惠聚上方]本山

(1).佛教语。对各宗派传法的中心寺院之称。也叫本寺,下属各寺称为末寺。 晋 慧远 《万佛影铭》:“共立此臺,拟像本山。”

(2).此山。《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檀越,就中与我独厚。”

[惠聚上方]野人

(1) 田野之民,农人

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汉

(5) 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惠聚上方]羁愁

亦作“羇愁”。旅人的愁思。 南朝 齐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诗:“薄暮苦羈愁,终朝伤旅食。” 宋 欧阳修 《<宛陵先生诗集>序》:“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迺徒发於虫鱼物类羇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而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行色一鞭催去马,羈愁万斛引新诗。”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词:“从此羈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惠聚上方]容日

犹言容待来日。《水浒传》第八十回:“ 宋江 道:‘太尉乃大贵人之言,焉肯失信?何必拘留众将。容日各备鞍马,俱送回营。’”

[惠聚上方]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

  •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_方回 | 宋代
  •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_方回 | 宋代 >>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_方回 | 宋代...

  • 【李濠州挽词二首】_黄庭坚 | 宋代
  • 【李濠州挽词二首】_黄庭坚 | 宋代 >> 【李濠州挽词二首】_黄庭坚 | 宋代...

  • 【送钟元达赴馀杭】_刘宰 | 宋代
  • 【送钟元达赴馀杭】_刘宰 | 宋代 >> 【送钟元达赴馀杭】_刘宰 | 宋代...